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购车有什么陷阱

购车过程中存在多种陷阱,以下是主要的几种:

口头承诺不兑现

虚假优惠:经销商可能宣传大幅优惠,但实际优惠幅度较小,或者通过强制购买高价装饰等方式增加附加费用。

低价诱饵:经销商以低价吸引消费者签订合同,然后以各种理由要求消费者增加费用,否则无法提车。

免费装饰:承诺免费装饰,但实际到装饰店后不承认免费赠送,要求消费者支付额外费用,甚至扣留车辆手续。

签订拼缝合同或挖坑合同

拼缝合同:合同中“甲方”后面会有“协助购买者”等字样,实际为中介性质企业,非正规授权经销商,通过赚取差额利润和其他费用获利。

挖坑合同:合同中存在霸王条款,如将“定金”和“订金”的含意和用途混淆,导致消费者在后期维权困难。

配置陷阱

低配改高配:经销商将低配车型进行改装,添加一些配置后以高配车型的价格出售,这些改装的配置可能质量不稳定,且售后服务难以保障。

隐瞒减配:汽车厂家可能在不同批次的车辆上进行减配,但经销商在销售时不向消费者说明,导致消费者在购车后才发现车辆缺少某些配置。

贷款买车陷阱

以假乱真:不良车商将入门级车当做豪华级车来卖,消费者因缺乏汽车知识而容易受骗。

涨价当手续完成:消费者在提车前被要求支付额外费用,即使事先谈好的价格也不一定有效。

利用合同欺骗:合同上可能注明还款方式是“等额还款,等额利息”,但消费者在银行打印的个人购车贷款明细却是“本金增加,利息减少”。

0利率买车:车商打着“零利率”贷款买车的旗号,但实际上存在额外的手续费,这些费用不会写在促销广告里。

捆绑销售:经销商在贷款购车业务办理后,强制消费者办理一些额外的“捆绑销售”业务,如购买高价保险、延长保修等。

其他陷阱

发票低开:经销商可能将发票价格低开,然后在后续交易中通过送礼品等方式弥补,导致消费者经济损失。

水货车辆:一些经销商将国外的“水车”翻新后以低价出售,这些车辆没有中文说明书和保修手册,且维修和保养困难。

团购骗局:名义上卖车,实际上没有车,消费者在缴纳定金后可能无法提车。

建议

选择正规4S店:购买车辆时选择规模大、信誉高的品牌厂家授权4S店,以减少被欺诈的风险。

提前了解市场:在购车前,消费者应充分了解市场行情,明确自己的购车预算和需求,避免被低价诱饵所迷惑。

仔细阅读合同:在签订购车合同前,务必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特别是关于费用、配置、保修等方面的内容,确保合同内容清晰、明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