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山西临汾汾西县历史由来

汾西县,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位于临汾市北部,吕梁山东南麓,北连吕梁市交口县、晋中市灵石县,南接洪洞县,西依姑射山与隰县、蒲县接壤,东邻汾河与霍州相望。汾西县国土面积880平方公里,5个镇、3个乡,总人口14万(2007年)。2011年,汾西县生产总值完成15.8亿元,同比增长15.3%。

汾西是革命老区县,也是国家级重点扶贫开发县。汾西县属典型的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以山地、丘陵为主,地表水十分缺乏,是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山区农业县,沟坝地闻名全国。汾西于北齐置县,至今已有1400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师家沟清代民居等。

汾西县位于临汾市北部,吕梁山东南麓,因地处汾水西岸而得名。

汾西是古代劳动人民发祥地之一,据“勍香遗址”、“古郡遗址”。考古发现,早在七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汾西一带就有人类活动。

唐虞、夏属冀州,为纳总甸腹地。

商仍属冀州。周初名彘。

春秋属晋国。战国属魏、后属赵。

秦属河东郡。西汉为彘县地,亦属河东郡。

三国属魏,属平阳郡。西晋也属平阳郡。北齐置临汾县,属临汾郡。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临汾县为汾西县,隋末废,属临汾郡。

唐武德元年(618)复置汾西县,属吕州。贞观十七年(643)属晋州。五代属晋州。

北宋属河东路平阳府。金初属汉东南路平阳府。贞祐三年(1215)属霍州。

元属晋宁路。明、清属平阳府。民国初属阳府。河东道。

1927年属山西省。

1946年8月29日汾西解放,属晋绥边区吕梁行署第九专署。

1949年10月属晋南专区。1950年1月属临汾专区。1954年9月,属晋南专。

1958年6月与霍县合区设霍汾县。

1958年10月撤销霍汾县,并入洪洞县。1959年9月复置霍汾县。

1961年5月,恢复汾西县建置,属晋南专区。

1971年5月属临汾地区。临汾地区改为临汾市后,汾西县隶属于临汾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