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夜读 | 春天的滋味——苜蓿


苜蓿芽初萌的时节,村里人便三三两两往野地里去了。他们弯腰掐那嫩芽,手指一捻,芽尖便脆生生地断在指间,渗出些许青汁来。这青汁沾在手上,先是清凉,继而有些发黏,像是要将春日的生气都黏在手上。



小时候,感觉姥姥掐苜蓿最有经验。她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在苜蓿丛中“穿梭,快得几乎看不清动作。旁人掐一把的工夫,她已经掐满了一小篮。


姥姥总爱一边掐一边念叨:“苜蓿这东西,得掐刚冒头的嫩芽,老了就柴了,嚼着跟干草似的。”


姥姥掐来的苜蓿,多半是用来炒土豆丝的。土豆要选黄心的,切得细细的,先在锅里煸至微黄,再下苜蓿芽快炒。临出锅时撒一把蒜末,淋几滴香油。这道菜在姥姥家的饭桌上,能从开春吃到初夏。



姥姥还将苜蓿拌了玉米面,包成一个个小窝头蒸着吃。那窝头出锅时,黄中透绿,热气腾腾的,掰开来,苜蓿的清香便扑面而来。孩子们常围在灶台边,眼巴巴地等着窝头出锅。


“慢些吃,小心烫着!”大人总是这般嘱咐,可孩子们哪里听得进去?一个个捧着热窝头,左右手倒换着,嘴里呼呼地吹气,等不及凉些便咬上一口。那苜蓿的鲜嫩混着玉米面的甜香,在口中化开,确实是春日里最质朴的美味了。


也有人家会将苜蓿焯水后剁碎,拌入用腌猪肉炒熟的小土豆块,做成糕的馅。等糕蒸熟后,包上这碧绿如玉的菜馅,咬一口,软糯中带着苜蓿特有的清香。


今年春早,苜蓿也比往年发得早。我二舅妈早早就掐了头茬苜蓿,晒到了家庭微信群里,大家一边眼馋着,一边七嘴八舌讨论着,有人问“好吃么?”二舅妈笑着说:“好吃,跟几十年前一个味儿。”


是啊,几十年来,这苜蓿的味道从未变过,变的只是吃它的人,而苜蓿依旧年年发芽,等着人们去掐,去炒,去包进糕头里,将春天的滋味一代代传下去。





来源:准格尔旗发布(作者:张丽兰)
编辑:李由
校对:郭娜 裴承艳
审核:武文玲
终审:折海军

点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