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传统赛事焕新彩,本土文化绽芳华,深圳光明社区龙舟赛打造全民参与的文体盛宴

5月25日,深圳市光明区茅洲河畔南光绿境锣鼓喧天、人声鼎沸,一场融合传统体育、本土文化与全民参与的光明区社区龙舟赛在此激情启幕。18支由本土社区居民组成的龙舟队齐聚光明深潜水上运动中心,挥桨击水、劈波斩浪。作为2025深圳龙舟文化嘉年华重要活动之一,光明区社区龙舟赛将传统龙舟竞技与光明本土历史、自然生态深度融合,从开幕式上的非遗表演到龙舟竞赛,全程由本土队伍担纲主角,为市民呈现一场原汁原味的光明龙舟盛宴。

比赛现场

从童稚醒狮到街巷里的龙舟精神,“本土基因”融入基层文体品牌塑造

本次赛事由深圳市光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深圳市体育彩票管理中心、深圳市茅洲河流域管理中心支持,光明街道、公明街道、新湖街道、凤凰街道、玉塘街道、马田街道协办。

开幕式上,光明醒狮团携手光明区悦府幼儿园的“小狮子”们惊艳登场。这群身高不足一米二、年仅五周岁的“小狮子”甩头、跳跃,将百年醒狮文化舞进童年。两代醒狮的默契配合,不仅重现了传统民俗的独特魅力,更为社区龙舟赛拉开了充满本土韵味的序幕,成为赛事“本土基因”的又一鲜活注脚。

本届龙舟赛规模再创新高,参赛队伍数量由去年的14支增至 18支,既有“老牌劲旅”,也不乏首次亮相的“社区新秀”。其中,承载着近600年历史记忆的“李松蓢 1436 龙舟队”首次参赛,这支以先祖拓荒年份命名的队伍,将文化传承融入竞渡血脉;连续两年参赛的“玉塘社区乘风破浪妹妹队”作为唯一全女子龙舟队伍,今年增添新鲜血液后,再次以昂扬的斗志挥桨竞渡,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诠释龙舟精神,充分展现了现代女性的拼搏精神与别样风采。18支社区队伍,代表的是光明区6个街道的本土活力。参加此次光明区社区龙舟赛的除了辖区居民,还有教师、企业职工、网格员等组成的“跨界战队”,充分展现光明多元社群的凝聚力。

本次赛事全程直播,不仅邀请了专业解说,带领观众朋友们沉浸式感受龙舟竞渡时的激烈盛况,还特别邀请了研究馆员、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副馆长、光明区文联原主席陈瑛,向市民朋友讲述光明各社区龙舟队伍背后承载的“光明记忆”,让观众朋友们充分领略龙舟文化与光明本土历史交融碰撞的独特魅力。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甲子塘社区龙舟队、白花社区百花实验龙腾队、李松蓢1436龙舟队、塘尾社区龙舟队分获前四名。

比赛现场

从旱地体验到水岸竞技的全民狂欢,体育惠民绘就温暖图景

光明区社区龙舟赛是一场“本土性、群众性、生态性”的赛事活动,为了让活动真正扎根基层,赛事筹备期间,光明区推出了“龙舟进社区”系列活动,4月起,旱地龙舟挑战赛和龙舟主题集市先后走进公明街道和凤凰街道,把赛事从水岸延伸到社区街巷,让居民在家门口触摸传统文化,让体育惠民落到实处。活动还融合投壶、蹴鞠等传统运动体验,以及传统美食与特色商品,吸引超千名市民踊跃参与,亲子家庭、中老年群体齐上阵,提前点燃了社区居民对龙舟赛的热情。“在家门口就能体验龙舟文化,孩子玩得开心,我们也增长了见识,这样的活动太赞了!”公明社区居民张先生感慨道。

颁奖现场

从生态廊道到文旅融合的活力水岸,“体育+”以多维场景激活城市发展多元动能

随着“山水连城”绿美光明建设全力推进,茅洲河沿岸的公园、湿地不断焕新,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人文元素闪耀活力水岸,水上竞技的激昂鼓点与驭风骑行的飒爽剪影,与水清岸绿的生态底色相映成趣。体育运动与生态廊道建设深度交融,赛艇、骑行、徒步等户外运动串联起了人文景致,使茅洲河不仅是市民家门口的“诗与远方”,更成为文体旅深度融合的鲜活实践场。

龙舟赛事不仅是速度与激情的快舟破浪,还是烟火与诗意的慢享时光。随着光明区社区龙舟赛的热度蔓延,距茅洲河不远的左岸科技公园、红花山公园等热门打卡点迎来了观赛游客“转场”,光明大仟里商圈及本土老字号备受青睐。与此同时,2公里外的深圳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光明科学城足球公开赛激战正酣。在光明区,体育赛事活动几乎每周上演,随着十五运会临近,全民健身热潮愈发高涨,广东省男篮联赛暨十五运选拔赛、粤港澳大湾区体育舞蹈公开赛等重磅赛事也将陆续落地,持续释放“体育 +”的多元动能。

文 | 于木子图 | 主办方提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