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青海法治报·法眼记者 陈雪薇
“地震发生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今天,请大家跟随我一同了解一下,地震时,我们究竟如何应对?”
“您知道鞭麻草在青藏高原传统藏式建筑中的抗震减灾效应吗?”
“我是来自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黄蓉,今天,我想邀请在座的所有朋友跟我一同前往‘桃花岛’来一场地震自救研学之旅……”

火场逃生知识现场讲解及演示
4月8日,由青海省抗震救灾(防震减灾)指挥部办公室、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省应急管理厅、省地震局、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的全省第二届应急科普讲解大赛暨第九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青海选拔赛决赛在西宁市举办。省抗震救灾(防震减灾)指挥部有关成员单位及海湖中学在校学生共计300多人现场观赛。
比赛中,来自全省各地区、各行业的20名选手同台竞技,围绕自然灾害防范、生产生活安全、日常消防安全、应急处置等领域,用科学性、知识性、通俗性的语言和多媒体视频动画、实物道具等丰富形式,为大家献上了一场语言与知识碰撞的应急科普“盛宴”。
通过“我秀科普”个人展示和“我讲科普”自主命题讲解两个环节的激烈角逐,最终决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1名。
“无论是作为参赛人员,还是观众,通过这个比赛,我们都深刻地感受到了应急知识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地质矿产勘查开发人员,接下来,我将努力把生态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相融合,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讲给老百姓听,让老百姓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一等奖获得者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朱明霞告诉记者。
本次大赛自3月份启动以来,以“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为主题,经过初赛、复赛层层选拔,来自全省各地区、各行业的20名选手齐聚一堂、同台竞技,围绕“防震减灾、科普先行”“安全隐患就在身边”“自救互救有备无患”等内容,通过多元化的讲解形式和展示手段,讲述科学故事、传播科学知识,呈现了一场精彩的科普视听盛宴。

应急知识现场讲解及演示
青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地质构造复杂多变,全省97.3%以上国土面积处于地震7度及以上高烈度区,同时沟壑广布,谷坡陡峻,省内东部地区为湿陷性黄土,导致地震、洪涝、地质灾害、雷电等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呈现出范围广、数量多、群发突发等特点。面对各类灾害,科学知识往往是保护生命、减少损失的第一道防线。应急科普,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生命的守护。在灾害面前,多一分知识储备,就多一线生机;多一次科学普及,就少一场悲剧发生。
本届比赛是青海省举办的第二届应急科普讲解大赛暨第九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是技能的比拼、是风采的展示、更是知识的普及。20名参赛选手以赛促学、以赛促宣,用生动的案例、创新的形式、严谨的态度,让应急科普真正“活起来”。比赛旨在弘扬安全理念、普及应急知识,全力推动安全发展理念在全省落地生根,为应急科普事业注入更多智慧与力量,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关注应急科普,凝聚起“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的社会共识,全面提升全民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护航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现场观众纷纷表示,此次大赛,让大家更加科学、更加系统地了解到各类应急科普知识,对于提高公众自救互救、防灾避险的应急能力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也为传播应急科普知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希望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能有效地加强青海应急科普宣传工作,把青海应急科普宣传推上一个新台阶,增强全省群众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意识,提高全省上下共同抵御安全生产风险、自然灾害的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为青海的建设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说。
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