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贵港7月16日消息(记者梁瑜琳)7月15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自治区水利厅、自治区教育厅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海事及水务局联合主办的“节水中国 桂澳同行”——2025桂澳青少年节水教育交流活动在广西贵港举行。活动通过创新形式将“节水护水”理念转化为生动实践,为两地青少年搭建了深化友谊、共护珠江的实践平台。

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 梁瑜琳 摄)

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 梁瑜琳 摄)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桂平市的黔江河段,为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该工程集防洪、航运、发电、水资源配置、灌溉等功能于一体,控制流域面积19.86万平方千米,占西江流域面积的56%;控制水资源量1309亿立方米,占西江水资源量的56%。
本次活动中,来自广西和澳门的师生深入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现场、贵港市高级中学,通过实地参观、互动体验、结对交流等形式,共话节水护水责任,续写“共饮一江水”的深厚情缘。在启动环节,现场为学生代表颁发了“节水中国行”活动参与证书。

澳门学生聆听工作人员讲解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发展情况(央广网记者 梁瑜琳 摄)

学生参观鱼类保育中心(央广网记者 梁瑜琳 摄)
在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现场,师生们走进船闸控制中心、鱼类保育中心,近距离感受这一“珠江流域关键控制性枢纽”的科技力量与生态价值。通过专业讲解,同学们了解到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近年来充分发挥作用,有效解决了澳门的供水难题,为澳门经济社会持续繁荣提供了坚实的水资源保障,成为促进桂澳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活动中,桂澳师生们收获颇丰,纷纷分享了自己的深刻感悟,共同诠释了“同饮一江水”的深厚情谊。贵港市高级中学学生覃杰樱在参观后说:“澳门同学说珠江的水来自广西,这让我觉得特别亲切。通过这几天的相处,大家一起参观、玩游戏,我发现虽然生活在不同地方,但我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这样的活动让我们交到了好朋友,也懂得了要共同保护江水。”
来自澳门同善堂中学学生黄嘉敏感慨道:“我很自豪能参观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更深刻体会到澳门的水供应得益于祖国的支持。这是‘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成果,我们要感恩祖国,饮水思源。我回澳门后,也会将在活动中学到的认识传递给更多澳门同学。”
澳门同善堂中学的老师雷婉婷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孩子们亲眼看到大藤峡是怎么把水送到澳门的,还跟广西的小伙伴们结对子,这种亲眼所见、亲身感受的体验,比课堂上讲“家国情怀”更有说服力。他们会直观感受到“我们和祖国紧密相连”,会让他们更主动地关注国家发展,理解“一国两制”下两地的互助关系。

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 梁瑜琳 摄)

桂澳两地学生亲密交友(央广网记者 梁瑜琳 摄)
当天下午,在桂澳两地学生亲密沟通、交友活动中,两地学生通过抽取节水主题卡牌、合作完成知识问答、互赠手写明信片等,深化了交流。贵港市高级中学的学生还在现场带来了《盛世国乐》民乐表演和《宴乐》古典舞,以艺术形式展现中华文化中的“水韵之美”,让学生们在文化交流中增进情谊。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