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甲秀评】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方式

春色恰如许,读书正当时。2025年4月23日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主题定为“阅读:通往未来的桥梁”,倡导通过阅读开拓视野、传递智慧,为人类共建更美好的明天。今年,贵阳贵安将围绕“五个书香”,以“五个一”为抓手,统筹“书香贵阳”建设,持续擦亮“书香贵阳”品牌,持续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满城书香,处处“悦”读,是这座城市最美的风景。

爱书,是铭刻在中华民族基因里的密码。从《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到“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书香氤氲在历史的天空下,厚植了最深沉的文化自信。优良传统在新时代熠熠生辉,“全民阅读”连续被写入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从2014年的“倡导全民阅读”到2025年的“深化全民阅读活动”,这一历程体现了全民阅读从理念倡导到系统性实践的战略转变。浓厚的全民阅读氛围加速形成,激励更多人打开书本、畅游书海,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

读书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途径。一部阅读史,就是一个薪火相传的文明历程。媒介技术在变,生活习惯在变,但读书之于我们的意义没有改变。今天,中国人对待读书的态度,可以从数据中找到回音:2023年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为81.9%,三成以上国民有听书习惯,成年国民对全民阅读品牌活动的参与度达67.5%。工作与生活节奏再快,许多人也要为读书“留白”。这些数据背后,是人们越发清晰的认知——世界变化越快,我们就越需要从书籍中获得向上的力量。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的精神成长,与其阅读息息相关;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社会的阅读水平。身处资讯爆炸的环境,网络水军的误导、信息茧房的束缚,人的注意力容易被拉入无意义的泥潭,思想容易陷入“傲慢与偏见”。而读书,能窥见视线之外的世界,邂逅似曾相识的灵魂,迎接更好的自己。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可以遏制浮躁之风、涵养内心定力;可以克服“本领恐慌”、补齐能力短板;可以扫除颓靡之气、激发创新活力。读书恰如静水深流,在沉潜中蓄势、在浸润中攀升,引领我们走向无尽的远方。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我们欣喜地看到,贵阳这座城市有越来越多公共阅读空间在“参与构成本地精神生活”。愿我们在世俗的喧嚣和生活的奔忙之中,还能找到更多诗意栖居的空间;愿我们勤于读书,不只在世界读书日。

祝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