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蒋桂琴:村民心中最亮的“健康灯塔”

4月25日中午12点,即将赴北京参加表彰大会的2025年新当选全国劳动模范蒋桂琴,顾不上吃饭,麻利地为输液病人换药后,又护送需要转诊的病患前往镇卫生院。

春去秋来。自1998年6月从卫校毕业回到家乡担任乡村医生,蒋桂琴已在江苏盐城大丰区三龙镇的乡村卫生室扎根整整27年。27年来,她将青春奉献给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甘做村民的健康守门人,成为村民口中的“百病通”。

蒋桂琴出生在大丰区三龙镇的海滨小村东红村,父母都是渔民,忙时种地,闲时出海捕鱼。渔民们不怕辛苦,最怕生病。蒋桂琴自幼目睹父老乡亲因缺医少药而备受病痛折磨,便立下学医回乡、“为村民健康负责”的志愿。1998年,她以优异成绩从卫校毕业,放弃留在城市医院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家乡,成为一名乡村医生。

回首当年,刚走出校门的18岁女孩因太过年轻而备受质疑,得不到村民信任。但她毫不气馁,白天跟着年长医生接诊学习,晚上自学钻研,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并参加业务培训,最终考取执业医师资格。她还潜心钻研中医技术,努力融会贯通中西医知识……生活从不辜负努力,蒋桂琴逐渐成长为能应对常见病、慢性病和急症的“全科医生”。

为了摸清村民健康状况,她徒步走遍渔村每个角落,熟记每一户的健康情况。谁患有高血压、谁对青霉素过敏、哪家老人需要定期随访……她的村民医疗档案细致入微。

一次深夜,村民陈恒泉的老伴突发阻塞性肺气肿,蒋桂琴不顾7个月身孕,冒雨出诊,途中摔倒在麦田仍坚持赶到,及时施救化解危机。年过花甲的徐书珍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一次突发脾破裂,蒋桂琴凭借经验迅速判断病情,联系转诊并全程护送,为抢救赢得黄金时间。多年来,她累计护送危重患者超百人次,垫付医药费近万元。如今,东红村2456名村民的健康档案100%覆盖,慢性病控制率显著提升,村民首诊信任度达95%以上。

2013年,国家启动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大丰区被列为全国15个重点联系县(市)之一。试点工作要求乡村医生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免费公共卫生服务、重点人群跟踪服务和规范转诊,工作量和责任巨大。蒋桂琴主动请缨,在斗龙港村设计11种个性化“健康服务包”,涵盖慢性病管理、老年护理等项目。面对村民的不理解,她从亲友入手,通过免费体检、定期随访和远程诊断赢得信任,首年签约226户,次年翻倍,慢性病患者血压、血糖控制率提升40%。国家卫计委专家检查指导后评价说:“三龙镇斗龙港村的做法是农村医疗卫生改革的一座里程碑。”

2016年4月,蒋桂琴调回东红村卫生室。针对老龄化问题,她创新推出“签约服务+居家养老”模式,设立4个健康监测点,就近服务重点人群,为11名独居老人配备智能健康设备,实时监测血压、血糖数据。“以前身体不舒服跑到村卫生室要40多分钟,如今2分钟就到监测点,太方便了。”村民孙玉英感慨道。

随着基层卫生事业的发展,东红村的做法逐渐出名,蒋桂琴也受到更多关注。多家民营医院以高薪、分红等条件邀请她加盟,均被她婉拒。如今的她,仍利用晚上时间,和同事们一起上门宣传健康知识,动员村民定期体检。在她的努力下,村卫生室为2456名村民建立完善健康档案,斗龙港村和东红村的健康档案建档率、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率均达100%,村民身体素质显著提高。

乡村医生收入不高,但蒋桂琴从不计较得失。她自费慰问贫困家庭近百次,为失能老人送药上门,甚至将部分奖金捐赠给特困户。2021年,她推动成立村级健康基金会,募集资金用于大病救助,惠及50余个家庭。她的故事被媒体报道后,引发全国基层医疗工作者学习热潮。2023年,江苏省盐城市成立“蒋桂琴健康服务队”,推广其签约服务模式,惠及30万农村居民。

蒋桂琴多次获评大丰区“优秀医师”、卫计系统“先进个人”;2017年获评全国卫计系统“劳动模范”;2018年当选“江苏省基层骨干医师”、江苏省盐城市“最美基层干部”;2019年获评“中国好人”“盐城市最美基层干部”;2022年当选“中国好医生”;2025年,她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成为全国乡村医生群体中首位获此殊荣者。(编撰丨张栩 陶秋凤 祖伊美 图片来源丨“登瀛观察”微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