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刑事起诉程序怎么走

刑事起诉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立案阶段

刑事司法机关在发现线索或接收到报案、控告或自首后,首先根据管辖权限对案件进行初步审核。

若发现存在确凿的犯罪事实且嫌疑人需承担刑事责任,则案件将被正式立案;若判断为无犯罪事实或犯罪情节极其轻微,则不予立案。

侦查阶段

一旦案件立案,公安机关将展开侦查活动,包括勘验、搜查、调查讯问等,以搜集证据。

侦查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可以采取刑事拘留等强制措施,并应在拘留后的法定时间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

审查起诉阶段

侦查机关将案件移送至检察院后,检察院在一个月内作出起诉、不起诉或退回侦查机关补充侦查的决定。

检察院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应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的人的意见,并审查案件的事实和证据。

审判阶段

检察院认为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决定开庭审判。审判过程中包括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合议庭评议等程序,最终对被告人作出宣判。

判决与执行

法院在审理结束后,根据案件情况作出有罪或无罪的判决。

判决宣告时公开进行,但是否当庭宣判则视法庭审理情况及结果而定。

判决宣告时,判决书须在五日内送达当事人及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

上诉与复核

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的,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上诉期满后,上级人民法院进行复核,复核结果将作为最终判决。

以上是刑事起诉程序的一般步骤,具体案件可能会因情况不同而有所调整。在整个过程中,犯罪嫌疑人有权聘请律师提供法律咨询和代理服务,保障其合法权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