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科学研修新范式!南二外集团携手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科学教师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吴吉 记者 方杰 通讯员 邱钰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科技、人才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此背景下,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联合开展“2025年科学教师特色研修活动”,科教协同,夯实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师资基础。本次研修活动致力于拓宽教师科学视野,进一步提升科学教师素养、教学教研能力、实验动手能力等,助力集团在科学教育方面优质均衡发展。

4月7日,“2025年科学教师特色研修活动”开班仪式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举办。此次研修活动覆盖集团13所分校,吸引全集团43名涵盖小学、初中、高中全学段的科学教师参与,旨在通过科研院所与基础教育深度协同,为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科学教师搭建系统化的研修交流平台。

活动上,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综合处负责人安一硕表示:“科学教育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希望通过不断地探索,充分发挥科研资源优势,与教育界携手,打造科学教师研修的新模式、新路径,为科学教育注入更多的活力与动力。”

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校长、学府中学党总支书记田亿欣表示:“科学教育是一项充满挑战但又无比有意义的事业。我期望在接下来的研修中,我们的科学教师能够在三个方面中有所得。一是在研修过程中能够打开科学视野、拓宽科学眼界;二是通过研修实践能够加强科学思维、提升科学严谨性;三是在研修中与科学家们充分交流,领悟科学家精神。”

活动特别邀请深圳理工大学算力微电子学院副院长李慧云,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董超为学员作开班主旨报告,分别分享“自动驾驶的技术原理和安全边界”和“科学的认识AI、AGI、ASI”。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数字所副研究员王如心、集成所高级工程师张锲石、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科学教研员杜伟、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邱钰、董科、深圳市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胥匀家等受邀出席开班仪式。

探秘仿生机械鲨鱼:集成所精密工程研究中心

研修活动将于4月至6月持续开展,本次研修活动深度结合了深圳科研与科学资源特色,以“科学·科研·科教:提质赋能科学教育发展”为主题,将研修内容划分为“专家讲座”“探索科技设施”“实践科学实验”“创新科学课程”四大模块,邀请多位科学领域专家学者、科研博士开展理论讲授、科学实验和科学课程实践研讨等,并对每一项研修活动都进行了精心设计,希望通过定期的研修活动,分阶段逐步形成科学性、连贯性、系统性的集团化科学课程体系和科学教师专业成长体系。

【教师感悟】

平山学校 周叶叶

参加此次学习活动,我深受启迪,收获满满。上午李老师解析自动驾驶技术,其复杂技术背后是对便捷、安全出行的不懈追求。随后董老师对AI、AGI、ASI深入浅出的剖析,更是拓宽了我对智能领域的认知边界,科技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重塑世界,警醒我们需以敬畏之心拥抱变革。下午走进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的实验室,医学成像技术在疾病诊断上的突破、集成技术的创新应用以及精密实验研究的严谨,无不让人赞叹。这次学习也让我们意识到真正的创新应是技术深度与社会温度的交织。作为新时代教师,我们既要追逐星辰大海,提升自己,更要将所学所感传递给学生,让科技成为照亮学生前路的火炬。

学府中学 刘浩楠

在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研修令我受益匪浅。专题讲座揭示了自动驾驶与人工智能的技术内核,尤其是神经网络算法对复杂场景的决策机制,让我对智能技术的底层逻辑有了全新认知。实践参访更打开了科研视野:劳特伯中心的5 T超高场磁共振设备,展现出医学影像技术对生命科学研究的突破性支撑;智能仿生中心的外骨骼机器人,则让我触摸到人体工程学与智能传感技术的深度融合。作为科学教师,此次研修让我重新审视科学教育的实践路径。未来教学中,我将聚焦"真实问题驱动"的教学设计,通过解析自动驾驶感知系统、医疗影像诊断算法等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技术原理与社会需求的互动关系。同时仿生装置制作实践活动,培育学生运用科学思维解决复杂问题的创新能力,让课堂成为孕育未来科技探索者的沃土。

海德学校 任太花

集团精心组织的这次科学教师的特色研修活动,让我收获颇丰。上午,前沿科技讲座让我们深入了解了智驾与AI。李慧云博士以智驾汽车为主题,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其技术原理与未来发展趋势,让我们对未来出行充满了期待。随后,董超博士则带领我们探索了AI的无限可能,其生动的案例与独到的见解令人豁然开朗,让AI充满“爱”让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下午,深圳先进院的展厅,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未来展望等多个不同角度,精心策划并展出了丰富多彩的科技成果与项目,每一项都凝聚着科研人员的智慧与汗水,让人在参观中深刻感受到科技的力量与魅力。我们实地参观了医学成像实验室与仿生研究中心,亲眼见证了科技在医疗与健康领域的革新应用。此次研修,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更激发了我对科学教育的热情。唯有不断学习,方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南头中学 吴空军

此次人工智能主题活动,收获颇多,让我深刻感受到科技对未来的重塑力量。上午的讲座两位专家从专业的角度帮我们解读了人工智能的一些概念,从概念到应用,对于人工智能的理解更加深刻了。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非常迅速,我们生活中也充满了人工智能,如何科学的认识人工智能,如何将更新之后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这是我接下来要思考的问题。下午的对各类实验室的参观也让人大开眼界,感受到了人工智能百花齐放的发展势头。从精尖医疗技术到基础建设,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各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科技已经成为时代的代表词,而我们教育的对象正是未来时代的主体,我会结合这次活动所学,给学生种下启蒙的种子。

同泽学校 蔡景潘

此次集团科学研修活动以“理论+实践”的双重维度为我打开科技教育的新视界。上午李慧云教授对自动驾驶技术原理与安全边界的剖析,让我深刻认识到技术发展必须与伦理约束同频共振;董超教授关于AI、AGI、ASI的阶梯式演进框架,则重构了我对人工智能教育价值的认知体系——科技素养培育需超越工具认知,走向系统思维。下午在深圳先进院的实践参访更令人震撼:劳特伯中心的生物医学成像技术揭示着生命密码,国家超算中心的澎湃算力推动着数字文明,外骨骼机器人则演绎着人机共生的未来图景。这些顶尖科研成果的跨界融合,生动诠释了“科技创新不是单点突破,而是生态演进”的真谛。我将以此次研修汲取的能量重构课堂,引导学生从技术原理、伦理边界、社会影响等维度展开思辨,在点燃科学热情的同时,培育兼具创新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的未来公民。

前海小学 陈焕娜

参加此次集团科学研修活动,我收获颇丰。研修采用 “理论+实践” 的学习模式,为我开启科技教育的全新视野。上午,李慧云教授深入浅出地剖析自动驾驶技术,董超教授全面细致地解读人工智能教育,让我对二者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下午参观深圳先进院,走进医学成像实验室和仿生研究中心等,各类丰富的科技成果与项目令人目不暇接。从科技创新的奇思妙想,到成果转化的落地生根,再到未来展望的宏伟蓝图,无一不展现科研人员的智慧。这次研修让我明确,未来要将所学融入课堂,引导学生多维度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与社会责任感。

阳光小学 林倩缇

参加集团科学教师研修,参观实验室的环节令我印象深刻。踏入实验室,先进的仪器设备与井然有序的布局映入眼帘,专业人员详细讲解了各类器材的用途及操作要点,从高精度设备到数字化实验平台,每一处都展现着科技助力科学教育的魅力。在这里,我看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成果,也学到许多可借鉴的实验教学模式。此次参观为我打开了科学教学新思路,我迫不及待想将这些收获融入课堂,让学生也能感受科学实验的奇妙,提升实践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