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高温天行车隐患多 这些安全细节要重视



  近日,全国多地迎来持续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最高气温突破40℃。烈日炙烤下,不仅人容易中暑,车辆也面临诸多安全隐患。打火机爆炸、轮胎爆胎、车辆自燃、“避晒式”等红灯等问题频发,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挑战。洛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一大队民警提醒广大驾驶员,高温天气行车需格外注意安全,避免因疏忽引发事故。

  谨防高温“隐形炸弹”:别在车里放这些物品

  夏季暴晒后,车内温度可迅速升至60℃以上,许多日常用品在高温环境下可能变成“隐形炸弹”。

  1.打火机:高温易爆炸

  普通打火机的主要成分是液态丁烷,属于易燃易爆物质。当车内温度超过40℃时,塑料壳体可能因气体膨胀而爆炸,甚至引发火灾。

  2.香水、酒精类物品:易燃且挥发有害物质

  香水通常含有酒精,燃点较低,高温下易挥发并形成可燃气体,遇明火或高温可能燃烧。此外,长期暴晒还会加速有害物质挥发,影响健康。

  3.眼镜、矿泉水瓶:聚焦阳光可能引发自燃

  老花镜、放大镜等凸透镜物品放在中控台上,可能将阳光聚焦到某一点,导致内饰烤焦甚至起火。同样,装满水的矿泉水瓶也可能产生类似效果。

  4.充电宝、电池:劣质产品易自燃

  充电宝、手机电池等电子设备在高温下容易过热,尤其是劣质产品,内部电路不稳定,长时间暴晒可能引发短路、起火甚至爆炸。

  交警建议,停车时尽量将车辆停放在阴凉处,或使用遮阳挡降低车内温度;清理车内易燃易爆物品,避免阳光直射。

  轮胎“烤验”:高温天行车需防爆胎

  夏季地面温度极高,轮胎长时间与滚烫路面摩擦,胎压可能异常升高,增加爆胎风险。此外,轮胎老化、胎壁磨损、胎压过低或过高都可能导致爆胎。

  如何预防爆胎,交警建议,要定期检查胎压:确保胎压处于厂家推荐值,避免过高或过低;检查轮胎磨损情况:如发现轮胎花纹深度不足或侧壁有裂纹,应及时更换;避免急加速、急刹车:高温下轮胎摩擦生热更快,激烈驾驶会增加爆胎风险;长途行驶时适当休息,让轮胎降温,避免长时间高速行驶导致过热。

  “避晒式”等红灯:看似聪明实则危险

  高温天气下,部分驾驶员在等红灯时,提前将车停在树荫或建筑物阴影下,远离停止线,这种行为被称为“避晒式”等红灯。虽然能短暂躲避烈日,但隐患极大。

  1.降低路口通行效率

  车辆未按规定停在停止线前,会导致车道空间浪费,后方车辆无法正常排队,加剧拥堵。

  2.增加追尾和变道事故风险

  前车突然减速或停在非标准位置,易让后车误判,导致追尾;部分后车可能被迫压实线变道,增加剐蹭风险。

  交警提醒:等红灯时应按规定停在停止线前,不可因贪图阴凉影响交通秩序。若怕晒,可提前使用遮阳板或佩戴太阳镜,确保行车安全。

  高温行车安全指南:防疲劳、防自燃、防“路怒”

  除了上述隐患,高温还会影响驾驶员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增加事故风险。高温易导致犯困,尤其是午后时段;夏季是车辆自燃高发期;高温易使人烦躁,遇到堵车或加塞时,部分司机可能情绪失控,引发“路怒症”。

  交警建议:保证充足睡眠,避免长时间连续驾驶;每2小时休息一次,适当活动身体;开空调时注意内外循环切换,避免车内缺氧;定期检查油路、电路,避免老化漏油;勿私自改装线路,防止短路;车内配备灭火器,并学会正确使用;保持平和心态,不开斗气车;遇到不文明驾驶行为,可记录证据后向交警举报,切勿冲动别车。(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赵硕 通讯员 赵华西 文/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