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传北京华联洽谈出售SKP,估值40-50亿美元

来源:商业观察家

据彭博社报道,北京华联和博裕资本正在就出售北京华联SKP百货公司进行谈判,北京华联SKP百货公司负责管理和运营SKP奢侈品百货商场。双方也在讨论出售SKP管理的商场物业。彭博社称,当下,整个SKP业务的估值在40亿-50亿美元之间。

目前,北京华联在北京、西安、成都和武汉开设了SKP商场,位于杭州的第五家SKP则在建设中。而除了经营奢侈品百货商场SKP外,北京华联还经营BHG大卖场、精品超市,以及购物中心。

单就SKP业务来看,根据早前流出的一些市场数据,2023年,北京SKP收入为265亿元人民币,西安SKP和成都SKP的销售额分别为80亿元人民币和55亿元人民币。

尤其是北京SKP,该商场多年来一直“霸榜”中国百货商场销售“榜一”位置,某种程度上说,北京SKP过去是观测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景气程度与潮流趋势的一个风向标。

如果此次SKP的交易成为现实,那么,此笔交易也将是继2024年12月阿里巴巴宣布以74亿元人民币将银泰百货出售给雅戈尔集团与银泰管理团队后,中国百货零售业的又一整合大案。

行业“头牌”的相继相邻出售,及陷入出售风波,也宣告了中国高端百货零售业进入了市场整合阶段。

总体来说,百货零售业由于模式重、消费门槛高,以及相对依赖会员消费(客群相对固定),在中国当下消费零售市场,面临越来越多的经营挑战——人们的消费更趋理性;商务礼品市场相对过去更注重实际——会更多考虑“投入产出比”;新会员新客开发越来越难;以及整个市场对现金流的渴望增强(“存储现金”的需求可能会影响奢侈品消费,同时,影响到奢侈品的金融属性与保值二手变现能力)

这些导致奢侈品百货商场经营,相比过往,在经营上可能会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在品类层面,奢侈品市场是将“艺术”进行工业化生产流通的市场——艺术品没有办法“普惠”,通过降低门槛,将艺术进行工业化生产让更多人拥有“工业化的艺术品”,这就是奢侈品市场。

它需要像艺术一样,能为消费者带来想象力,带来“画面感”。同时,想象力有溢价,能增值身份,赋予个体身份想象空间,进而满足人们的情绪价值。

“身份”则又具有“标签”属性,一个奢侈品品牌对应着一个标签身份——人们不会轻易放弃这个身份,也较难从这个身份跨向另一个身份。

因此,奢侈品的经营,老客相对稳定,在新客的开拓上则是挑战,竞争激烈。而由于售卖奢侈品的渠道越来越多,去中心化的趋势也很明显——现在,人们不一定要到一二线城市的中心商圈购买奢侈品了,甚至,社区型购物中心都在售卖轻奢品牌。

它们为奢侈品潜在新客带来了更低的“消费准入”门槛,更贴近年轻消费者的购物方式,以及很多购物中心的潮流也做得更好。这些导致传统的老牌百货公司在新客开发上,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甚至,会让年轻人感觉到一些“老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