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济南市机器人产业创新成果展暨供需对接活动在齐鲁软件大厦B座一楼大厅举行。从现场发布的数据看,济南机器人核心产业规模接近150亿元。此次活动取得务实成果,泽翔精密科技、术之道、仝人智能3家企业签约,将落地济南。为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济南拟设立规模50亿元的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
市场需求旺盛,加油、阿胶熬胶等均需要机器人赋能
据了解,本次活动是济南市机器人产业发展办公室在充分征求机器人相关企业意见建议基础上,突出“供给侧”和“需求侧”的零距离接触,挖掘本地产业发展潜能、展示济南发展环境,构建机器人产业上下游联动和项目洽谈平台、促进供需有效对接的一次尝试。

活动分为展览展示和对接洽谈2个环节,展览设置“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7个展区、22个展位,全面展示产业核心技术成果和代表性产品,人形机器人、轮式双足机器人、手术机器人、防爆机器人等一批知名机器人产品集中亮相。

在当天下午举行的供需对接会上,亚历山大、德晟机器人、赛那德、术之道等企业发布最新产品及解决方案。比如,赛那德本次带来的是自主装卸货机器人,即使货物堆放杂乱,也能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计算最佳抓取角度和抓取顺序,像人脑和人手的默契配合一样实现装卸货作业。
在机器人企业发布最新产品后,济柴动力、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济南能源集团等企业发布机器人产品及应用场景需求。

比如,济柴动力发布全自动加油机器人需求合作;济南能源集团发布热电厂设备巡检机器人、高空摄像头镜头清洗机器人、管道内监测机器人需求;力诺集团发布阿胶熬胶工业机器人、导览机器人和巡检机器人需求。
由此可见,目前机器人应用场景需求旺盛,机器人产业企业大有可为。
3家企业签约,济南未来拟设立规模50亿元机器人产业基金
在面对面的供需对接中,此次活动达成务实合作。济南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与山东泽翔精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术之道机器人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签约。济南市钢城区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与仝人智能科技(西安)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签约。

这些签约企业可谓机器人领域的佼佼者。比如,上海术之道机器人有限公司是中国生物医药领跑者100强企业,专注于手术机器人领域的平台型公司。术之道CEO杨思图告诉新黄河记者,随着智能化发展,手术机器人领域即将掀起变革新浪潮,术之道围绕医美、肿瘤、血管介入三大领域,以“机器人平台+智能化耗材”的形式深度布局十余款产品,从根本上改变手术方式,逐步实现“全自动”手术操作。“未来一定会出现一家医疗机器人公司重新定义手术工具和耗材,希望术之道可以成为这样的公司,将‘全自动方案’拓展到更多的术式中。”
作为陕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瞪羚企业,西安中科光电精密工程有限公司(仝人智能科技)打造的智能焊接机器人,凭借全球独有技术可实现精细结构识别(不需要数据训练)。谈及落地济南考虑,该公司总经理助理、政府事务总监舒敏告诉新黄河记者,山东是制造业大省,济南是最核心的区域,政策制定、发展规划都走在前,真正做到针对企业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专项对接。“后续我们将借助具身智能视觉终端以及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尤其以焊接机器人为代表的标准化产品落地济南,生根发展,争取早日成为济南市人工智能龙头企业。”
济南优渥的政策成为打动山东泽翔精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落地的重要因素。该企业致力于高精密谐波减速器总成的研发、生产及服务,专注于人形机器人、航空航天、大型船舶及风电等领域。“项目落地高新区后,我们计划在2026年—2028年三年内,平均每年产值达六亿元左右。随着项目落地,预计可以解决300—500人就业。希望落地后能为济南的经济蓬勃发展贡献力量。”山东泽翔精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外交部负责人王关中告诉新黄河记者。

近年来,济南市机器人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据介绍,目前,济南市机器人产业共有各类企业90余家,核心产业规模接近150亿元,打造了电力巡检、焊接、仓储穿梭等一批知名机器人产品,出口到国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耿汝年介绍,济南强化顶层设计,为机器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积极推动机器人领域产业基金组建,拟设立规模50亿元的济南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下一步,聚焦企业所需所盼,济南将常态化开展供需对接,深入拓展应用场景,持续加强要素保障,加力营造良好生态;重点推动机器人产业做大做强,提供全方位、立体式“懂你”的专业化精细化服务,奋力打造黄河流域机器人产业新高地。
记者:黄敏 实习生:王艺洁 摄影:黄敏 编辑:柏凌君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