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 宁
(一)
针对美国滥施关税扰乱全球贸易秩序、严重侵犯中方企业正当权益,商务部组织有关商协会、大型商超和流通企业座谈,研究更好发挥各自优势,帮助外贸企业扩宽内销渠道。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23日,9家电商平台已开放入驻绿色通道,6家电商平台建立内销专区,对接超6000家次外贸企业。
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协同发力,化解外贸企业燃眉之急,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减少经济波动,是“争口气”的体现,也是稳增长的必须。
民营企业已经连续第六年成为我国最大的外贸主体,互联网平台和零售业也多有民营企业身影。团结一心、主动作为、直面挑战,民营企业携手破局贸易战围城。
(二)
民企挺身在前、奋力担当的样子,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腾讯推出“外贸新征程助跑计划”,通过开店绿色通道、流量扶持、费率优惠等十项措施助力外贸商家;
淘宝天猫启动“外贸精选”专项,计划面向至少1万家外贸商家、10万款外贸货源开启快速“外转内”;
京东宣布2000亿元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
拼多多推出“千亿扶持”计划,扶持商家高质量发展,加大对跨境中小商家的补贴力度;
美团成立了出口转内销专项工作组,美团闪购和小象超市面向外贸企业招募合作伙伴;
永辉超市为受关税政策影响的外贸企业开通绿色通道,推出15天极速上架、设立外贸产品专区等措施;
滴滴宣布将追加投入20亿元专项资金,帮助出口重点区域的新增司机群体,补贴乘客,带动餐饮零售等关联行业消费增长;
物美超市打造“云超绿通”专项通道,为外贸企业搭建全链路赋能体系……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民企用舍我其谁、义不容辞的担当,维护了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坚韧性和畅通性,验证了国内大循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生动证明“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
(三)
当前我国贸易摩擦进入高强度阶段,反对滥施关税、反抗贸易霸凌,我们有理有利有节,有备有策有方。
外贸等行业企业体量大、链条长,劳动密集、就业容纳量大,事关民生。外贸承压,容易传导给国内就业和消费,导致经济进一步承压。
4月3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民营经济促进法,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这将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发挥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近期,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推出做好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五项举措。民营企业积极响应,多措并举稳就业、稳市场、稳预期,以自身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为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作出重要贡献。
遇事不慌,保持定力,坚定信心,贵在正确运用战略和策略。
目前,线上精准匹配+线下高效触达,双轮驱动下,外贸优品进军国内市场,汇聚起推进内外贸一体化、稳外贸扩消费、应对外部冲击的磅礴之力。
对民营企业来说,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促进“出口转内销”,绝非无奈之举或权宜之计,而是又一次锻造企业内功、开拓国内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宝贵契机。
改革开放以来,从“代工贴牌”转向“自有品牌”,从“外贸为主”转为“内外并重”,民营企业在一次次转型改变、一次次再创业再长征中,不断实现更大发展。
当外贸优品进军国内市场、走入寻常人家,世界又一次见证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密码:以市场活力承接国家意志,用内外兼修化解外部挑战。
(四)
贸易壁垒、关税壁垒试图迫使我国企业和产业链外迁,我国14亿多人组成的消费大市场与配套完善的产业体系和数字基建,反而成为吸引全球产业资金布局的磁石。
做强自己,是对压迫、胁迫最有力的回应。关税壁垒是压力测试、改变契机,但无论有没有关税之危,民企都必然要向高端化、智能化、内外贸一体化方向转型。
2024年,民营企业首次成为我国高技术产品的最大进出口主体,进出口高技术产品增长12.6%。依托创新和转型,外贸将继续打开新局面。
作为中国经济这片大海中的弄潮儿,民营企业不仅不断积攒搏击风浪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手把红旗旗不湿”。
“给我留点货!”华为手机遭遇断链封杀后重装归来,京东手机官博公开向华为“求货”表支持。
“用新疆好棉花,造中国好产品!”新疆棉花被恶意泼污水,国产服饰品牌毫无意外作出正确选择。
“携手抗灾,我们同在!”西藏日喀则地震发生后不久,无论是大平台还是小企业,纷纷倾囊相助,为震区救灾和重建捐款捐物。
风口浪尖处,总能看到民企挺膺担当的身影。
(五)
碧血丹心的爱国之情、豪情干云的强国之志、舍我其谁的报国之行,有力表明“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有力显示出民营经济对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的重要支撑作用。
胸怀报国志、一心谋发展、守法善经营、先富促共富,以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为指引,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人士专心致志做强做优做大企业,坚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者。
越是风雨兼程,越要勇往直前。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在经风历雨中成长壮大的民营企业,已经证明并将继续用实际行动证明:“顶住压力、练好内功、站稳脚跟,没有跨不过去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