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管理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MiB和MB傻傻分不清?一文就读懂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术解析】你有没有过这样迷惑?阅读和存储有关的内容时候,会经常碰到MB和MiB这两种数据存储的单位,感觉它们既相同但是又觉得哪里不一样?实际上这个字母“i”正是造成关键差异的所在。

MiB:二进制数据计量重要单位

二进制系统是计算机底层运行机制的基础,为了解决解决传统数据单位在二进制计量中易混淆的问题,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于1998年正式引入MiB(即Mebibyte)等二进制数据单位标准,在计算机内存、固态硬盘等技术规格涉及二进制运算的场景,MiB的使用极为普遍。

MiB的换算规则基于2的幂次方,例如1MiB=1024KiB(Kibibyte) ,而1KiB=1024字节(Bytes) ,所以1MiB=1024×1024=1048576 字节。这意味着,当我们说某计算机内存有2048MiB时,实际它能存储2048×1048576个字节的数据。

MB:十进制下的数据衡量

和MiB相比,MB(即使Megabyte,与MiB全称完全不同)的历史更为悠久,在文件大小标注、网络带宽描述等场景中被广泛应用。MB是基于十进制的数据计量标准。在日常生活和一些对精度要求不那么高的场景中,十进制更符合人们的计数习惯。

MB的换算以1000为基数,例如1MB=1000KB(Kilobyte) ,1KB=1000字节(Bytes) ,因此1MB=1000×1000=1000000字节……是不是和我们曾经学过的知识有点出入?没错,MB在某些情况下确实会引起混淆,因为它没有明确区分二进制和十进制。

MiB与MB的关键差异

从上面文字的解释,我们知道MiB和MB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基数不同(前者是1024,后者是1000),这导致相同数据量用两种单位表示时数值有差异,在实际应用场景中也带来诸多影响。例如硬盘制造商习惯用MB标注容量,这是因为十进制计算简单,便于生产和销售环节的沟通。

但操作系统在显示硬盘可用空间时,通常采用MiB计量,这就使得用户看到的可用空间比硬盘标称容量小。例如标称500GB(500000MB)的硬盘,在操作系统中显示的可用容量可能只有465GiB(约465×1024MiB)左右,所以并不是硬盘厂商的偷工减料,而是进制换算的差异。

MiB与MB如何正确区分与使用

MiB和MB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场景中需准确区分,例如在计算机硬件技术文档、存储设备性能评估等二进制主导的场景普遍使用MiB单位;当涉及网络传输速率、文件大小常规描述时MB更为合适,也是我们约定成俗的做法。

在进行数据单位换算时,如果要将MB换算成MiB,公式为:MiB = MB×1000000÷1048576;反之,MB=MiB×1048576÷1000000。例如将300MiB换算成MB,计算过程为300×1048576÷1000000≈314.57MB,将100MB的文件换算成MiB,则是100×1000000÷1048576≈95.37MiB 。

由此可见,MiB和MB虽仅“i”之差,但背后却代表着二进制与十进制两种不同计量体系。理解它们的区别,有助于我们在数字世界中更准确地理解数据量,无论是购买存储设备、评估网络速度,还是处理计算机相关事务,都能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因单位混淆导致的误解和错误。

(1018317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