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艾庄回族乡鲁湾村:矛盾调解员“失业”记

“宗义哥,忙不忙?最近家里有啥事儿没?”近日,建安区艾庄回族乡鲁湾村矛盾调解员(以下简称矛调员)卞长勋到村民王宗义家中走访。

“啥事儿没有,都可好。”正在院子里悠闲浇花的王宗义笑着回应。

随后,卞长勋又前往其他几户村民家中,得到的同样是“啥事儿没有”的答案。这让67岁、干了7年矛调员的卞长勋笑着嘀咕:“我这是真的‘失业’了!”

而回忆起2018年刚开始做矛盾调解工作时的情形,卞长勋用一个词来概括:疲惫不堪。彼时,村里“东家长西家短”的琐事不断,村民常因小事而争得不可开交。“谁家多占了几指宽的地,谁家的鸡啄了邻居家的菜地……虽然都是小事,但都需要调解。”卞长勋回忆起往事满脸苦笑。

及时解决村民间出现的矛盾,正是基层矛调员的职责。为了“第一时间”化解群众间的矛盾纠纷,卞长勋有时候大晚上赶去村民家里调解矛盾,有时候正在吃饭也不得不放下碗筷,赶过去劝解。

近年来,卞长勋明显感受到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鲁湾村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于每月5日的主题党日开展党支部书记上党课及组织党员参加义务劳动,同时成立村民议事会、制定村规民约,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级治理机制,提高村民自治水平,推动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为改善村庄人居环境,鲁湾村“两委”建立环境整治党员监管长效机制,“党员干部齐上阵,监管分包到个人”,通过集中整治和强化长效管理,全村环境面貌进一步改观。同时,鲁湾村还积极组织开展“讲提文化素养、评树淳朴民风、帮扶和谐邻里、乐享幸福生活、弘扬传统文化”五大文明实践活动,举办迎新春联欢晚会,评选好媳妇、好公婆、好儿女、好妯娌、好乡贤等,营造了良好乡风,提振了群众精气神。

“要让村民之间的矛盾减少、素质提高,除了要改善居住环境,更要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鲁湾村党支部书记张宏奇说。鲁湾村所在的艾庄回族乡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铜器舞的发源地。作为艾庄铜器舞的重要发源地和传承地之一,鲁湾村充分发挥优势,成立“建安区鼓韵传媒有限公司”,每年组织村民外出表演铜器舞,年收入22万元左右。除留存少量资金用于更新设备外,其余收入分配给参演村民,不仅传承弘扬了非遗文化,还有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这些变化直接体现到了卞长勋的工作上——需要调解的矛盾越来越少,村民间的关系日渐和睦,遇到困难互帮互助成为常态。“像麦收的时候,谁家的孩子有事儿回不来,街坊邻里会自觉帮着收麦。有这么融洽的关系,哪里还有矛盾需要我去调解。”卞长勋笑着说。如今,卞长勋虽然仍是矛盾调解委员会的一员,但他的工作已经从“灭火员”转变为骑着自行车走访村民、嘘寒问暖的“联络员”。

干净整洁的街道、规划有序的停车位、家家户户门前盛开的花木……如今的鲁湾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居住环境更加宜人,村民“钱袋子”更加充实,实现了村容整洁、村民富裕、乡风文明的全面提升,近期被评为“全国文明乡村”。





编辑/郭彩霞

责编/李晓宇

审核/张江岭 李敏

监制/张向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