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管理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降低成本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太原40条措施优化营商环境


  本报讯 市政府办公室8月14日发布《太原市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我市在降低企业获得政务服务成本、降低项目建设要素成本等7个方面推出40条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为降低企业获得政务服务成本,我市加快“人工智能+政务服务”改革,拓展智能服务场景,推动电子证照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互通互认,能够通过共享查询、核验的,免于提交实体证照或纸质复印件;强化跨部门政策、业务、系统协同和数据共享,重构业务办理流程,分批实现47个“一件事”高效集成办理;建立线上高频事项专业人工帮办服务工作机制,今年年底前实现30项高频事项“7×24小时”在线实时解答等。

  降低项目建设要素成本方面的措施包括,建立项目管家制度,为项目提供全流程“保姆式”帮办代办,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开工一件事”改革,项目施工前主要审批手续一次申报、一套材料、并联审批、一次办结;将企业投资项目“政府统一服务”模式推广至全市各县(市、区)、开发区,原由企业办理的移除改造、评估评审等事项由政府免费提前统一办理等。

  为降低获得资金支持成本,我市推动融资担保机构实行低担保费率,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担保费率在1%以下,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实行0.5%至0.8%的差异化优惠费率,创担业务不收取担保费;应用涉企政策“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动态更新涉企政策奖补事项清单,优化流程,压实责任,推动涉企政策“直达快享”等。

  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方面的措施包括,深化企业员工录用“一件事”改革,实现就业登记、社会保障卡申领、档案接收和转递、医疗保险参保登记、社会保险参保登记、住房公积金个人账户设立等事项“一次办”;丰富促进就业渠道,举办各类就业招聘会300场以上。大力开展项目化、订单式培训,政府补贴性技能培训2万人,增加技能人才1.5万人等。

  为降低物流成本,我市持续推进太原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建设,逐步形成“123快货物流圈”。推动中心区大型超市等商贸流通企业提高共同(集中、夜间)配送模式比例,降低车辆调度频次及企业运输成本;推进太原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扩容升级,加快构建以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为核心的陆空联运型综合货运枢纽体系,推进开通国际、国内航线,提供更多运输线路选择等。

  降低税费成本方面的措施包括,全面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小型微利企业减免所得税、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技成果转化税收减免等各项税费优惠政策;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梳理发布行政许可中介服务事项,完善“中介服务超市”功能,实现中介机构网上注册、发布信息、接受委托、成果电子化提交等。

  为降低企业合规经营成本,我市开展新设立民营企业“法律托管”服务试点,建立“初创企业法律顾问”工作机制,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服务窗口,为新设立的民营企业提供为期6个月的公益性法律服务;建立落实“企业安静期”制度长效机制,修订《太原市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企业安静期”制度》,为企业服务“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等。

  (何宝国)太原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