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冯丽介绍,蛋白质是构成生命的基石,参与人体细胞构建、组织修复,在免疫调节、酶催化反应及激素合成中发挥关键作用。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疲倦、贫血、肌肉流失、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等问题。儿童对蛋白质尤为敏感,缺乏可能引发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影响生长发育和认知功能。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中有9种必需通过食物获取,被称为“必需氨基酸”。当食物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比例接近人体需求时,称为“完全蛋白质”或“优质蛋白质”。这类蛋白质不仅满足基础生理需求,更能促进生长发育,足量摄入还可预防肌肉流失、免疫力下降及营养不良,因此要特别强调补充。
摄入多少蛋白质才能算充足呢?蛋白质需求量因人而异,需根据年龄、生理状态和活动水平综合判断。建议健康成年男性每日摄入65克蛋白质,女性为55克;65岁以上老年人推荐摄入量适度增加,男性建议72克/日,女性62克/日;孕产妇作为特殊人群,孕中期和孕晚期需在基础量上分别增加15和30克,哺乳期需增加25克。精准计算蛋白质需求应以体重为基准,一般健康人群推荐标准为1.0-1.2克/千克体重,健身增肌人群可达1.2-1.5克/千克体重(最高不超过2克/千克体重),而肾病患者需遵医嘱调整摄入量。
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动植物食物中。我国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包括各种谷类食品,优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肉(包括畜肉、禽肉、水产)、蛋、奶、豆类食物及其加工制品。各类食物蛋白质含量及特点各有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谷类,蛋白质含量一般为7~15%,尽管蛋白质含量不太高,但是由于作为主食每日的摄取量较大,所以依然是我国膳食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二是肉类,主要指畜、禽、鱼类的肌肉,蛋白质含量一般为10%~25%,属于优质蛋白,是人体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三是蛋类,蛋白质含量为13%~15%,也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四是奶类,液体牛乳含蛋白质2.9%~3.5%,其蛋白质消化率和利用率非常高,是很好的优质蛋白质来源,人、羊乳蛋白质含量一般低于牛乳。
五是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特别是大豆蛋白质含量高达35%~40%,氨基酸组成也比较合理、在体内利用率较高,因此是植物中的优质蛋白质来源。
蔬菜、水果中的蛋白质含量较低、质量较差,一般不作为蛋白质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