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安区2024年成绩单
过去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以高质量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为引领,锐意进取、攻坚克难,较好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现代化建安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区域发展力持续提升
入选“2024年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区”
全年生产总值完成427.7亿元,同比增长6.5%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3%
开展促消费活动40场,带动消费23.12亿元。接待游客28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32亿元
投放企业贷款9.2亿元,新增规上企业55家,新登记市场主体6105户
■投资拉动力持续增强
54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39.8亿元,超出年度计划16.7个百分点
许继机柜生产线、三佳万向节等42个项目建成投产
工业投资增长64.8%
全年入库项目67个、总投资43.4亿元
成功获批增发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债券等政策类资金项目16个、资金12.71亿元
■新质生产力持续壮大
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9.5%、11.8%
远东、瑞贝卡等龙头企业产值保持两位数增长
发制品产业入选全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瑞贝卡、优加粮荣获首批“美豫名品”称号
中兴锻造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瑞贝卡、远东成功申报省级创新龙头企业
环宇玻璃成功申报省级绿色工厂、获评省级质量标杆企业
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1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省市创新平台29家
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成功认定一星级开发区
化工园区通过省政府D级风险认定
■增长策源力持续激发
全区1982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不见面审批,“即办件”占比94.9%
在全市率先出台第一批行政执法“四张清单”
创新“局长进大厅”“专区专办”等服务
全年引进项目109个、总投资192.04亿元
许继中试基地、胖东来高新技术产业园等优质项目落户建安区
全区跨境电商交易额实现85.8亿元,进出口总额完成90.2亿元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完成业务2832单、货值12.5亿元
在全省首单采用“市场采购+中欧班列”模式报关,打通中小微豫企“出海”新通道
■综合承载力持续提升
绕城高速、郑南高速等工程服务保障有力
国道311许周界至许昌西、国道107许昌城区段至漯河界段等改建工程扎实推进
魏武大道、聚贤街积水点全部完成改造
建成口袋公园10个,新建充电桩200座,新增集中供暖小区3个,建成区供热主管网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全年粮食总产64.77万吨,同比增长11.2%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新认定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两家
世纪香、许科种业入选全省“种企雁阵”企业
建成污水处理厂4个、污水处理站14个,改造提升农村公路24公里,天然气管网实现乡镇全覆盖,乡镇三级以上公路通达率100%
■区域吸引力持续强化
19项民生实事全部完成
新增技能人才1.02万人,城镇新增就业79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23人
区一高新校区顺利招生,与省实验中学实现实质性合作办学
区二高、区职专顺利搬迁
提升改造公办幼儿园11所、义务教育学校15所,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170个
改造提升乡镇卫生院13家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
建成村级养老示范服务站点3个、幸福大食堂16个、老年助餐点75个
空气质量年累计指数、PM2.5等排名全市前列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全区9个保交楼项目交付率100%,6个保交房项目交付率98.7%
荣获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县(市、区)


2025年工作总体要求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省委、市委、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聚焦省委“四高四争先”和市委“两融五城四跃升”决策部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着力扩大内需,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落实稳住楼市措施,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在打造中心城区产业高地上走在前、在融入郑州都市圈产业协同上走在前、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上走在前,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建安实践新局面。
■做好2025年政府工作 做到“六个更加注重”
• 更加注重抢抓政策机遇
• 更加注重强化产业支撑
• 更加注重统筹城乡融合
• 更加注重助企纾困解难
• 更加注重保障改善民生
• 更加注重统筹发展安全


2025年重点工作
■一、抢抓政策扩增量,夯实区域发展支撑
紧扣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找准政策落地转化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切实把政策增量转化为发展增量。
• 全力扩大有效投资
• 加力激发消费活力
• 充分释放更大潜能
■二、强化调度稳预期,巩固稳中向好态势
充分发挥经济运行调度关键作用,以精准高效调度推动经济实现量质齐升。
• 夯实支撑稳一产
• 聚焦关键稳二产
• 突出重点稳三产
■三、做大产业强支撑,增强制胜未来优势
聚焦打造“五个之城”,坚持先进制造业主攻方向,加快延链补链,推动产业集群成体系成支柱成支撑。
•增势赋能传统产业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全力开展产业招引
■四、打造平台强功能,拓展集群集聚空间
加快提升平台能级,全力打造项目提速、产业提质的发展支撑。
• 推进开发区提档升级
• 推进精细化工园区提质扩容
• 推进豫中陆路口岸综合物流港投产运营
• 推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提质扩量
■五、统筹城乡促融合,绘就共富共美图景
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努力实现城乡发展深度融合、共富共美。
• 高质量融入郑州都市圈
• 高品质打造宜居城市
• 高标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六、助企纾困优环境,厚植投资兴业沃土
坚持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大局,持续创新工作举措,全力提升服务质效。
• 切实解决企业困难
• 大力支持企业创新
•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 加大企业培育力度
■七、改善民生增福祉,回应人民群众期待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心办好民生实事,持续增强全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 抓好稳岗就业
• 优化公共服务
• 强化污染攻坚
■八、防化风险守底线,筑牢安全发展基石
聚焦高效能治理,统筹发展与安全,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和更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 抓牢安全生产
• 防范重大风险
• 维护大局稳定
记者/亚楠
编辑/郭彩霞
责编/李晓宇
审核/张江岭 李敏
监制/张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