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召开“鲁医健康说”健康知识发布会(体重管理主题),介绍我省体重管理年活动有关情况和体重管理的相关健康知识。
多部门联动,吸引近百万人直接参与
新黄河记者了解到,2024年8月启动的山东省“健康体重管理年”活动交出阶段性“成绩单”:全省已累计开展健康体重管理活动9000余次,吸引99.5万人直接参与,覆盖人口达791.2万人,“健康体重,一起行动”的社会氛围持续升温。省卫生健康委联合教育、体育、市场监管等多部门构建起“政策协同、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
教育部门推动全省中小学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创新打造“奔跑的大课间”,让学生每日运动时长达标;体育部门举办“奔跑吧·少年”中小学生健康体重夏令营,并编制150余期运动健身指导方案及视频,覆盖全年龄段人群。此外,工信、商务等部门引导食品企业研发“三减”(减盐、减油、减糖)产品,市场监管部门加强食品营养标签监管,文旅部门在景区、酒店推广体重监测服务,多领域政策协同形成“大健康”干预网络。
山东将健康体重管理与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一评二控三减四健”全民健康行动深度融合,在29个国家级示范区试点“三高共管”(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同步推进体重干预。全省基层医疗机构将体重管理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通过健康评估、饮食指导、运动干预等方式,为重点人群提供个性化方案。数据显示,活动覆盖人群中,60%的参与者掌握了科学体重管理技能,超重人群主动咨询健康机构的比例提升35%。
下一步,山东将聚焦重点人群,推广“体卫融合”“医养结合”等模式,推动健康体重管理从“活动驱动”转向“制度保障”,助力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目前,全省已有超百家企业、社区、学校加入“健康体重管理联盟”,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个人行动”的生动实践。
1.2万名医务人员经培训可开具“运动处方”
基层机构将依托“体卫融合、中西医结合、连续服务、便民延时”四大特色,为居民提供家门口的体重管理服务,基层健康体重管理门诊聚焦“防、治、管”一体化,与二级以上医院形成差异化服务。
据介绍,基层机构探索与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站、点)联合建设,居民在接受诊疗时可同步进行体质检测,相关数据将逐步纳入电子健康档案。同时,1.2万名基层医务人员经体育局培训后,可针对不同人群开具“运动处方”,实现居家和社区场景下的运动干预服务精准化。
全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已实现中医馆全覆盖,可提供中药汤药、穴位埋线、熏蒸、代茶饮、针灸等中西医结合服务,将传统医学融入体重管理全过程。对签约家庭医生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基层机构在疾病诊疗同时提供“疾病+体重”“人群+体重”综合管理服务。
提供运动计划、营养管理等多元化减重方案
截至目前,全省已有803家医疗机构开设健康体重管理门诊(含减重门诊、肥胖诊疗门诊、体重门诊等),其中三级医疗机构165家、二级医疗机构278家,303家机构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MDT),整合内分泌、营养、外科、中医等多科室专家提供一站式服务,部分机构还开通线上评估、远程随访等智慧化功能。
据介绍,健康体重管理门诊的主要服务内容包括:一是科学评估超重肥胖原因。健康体重管理门诊可通过体脂分析、代谢检测、激素水平筛查等专业的检测评估,系统分析肥胖原因,精准对症干预。二是制定个性化减重方案。针对不同人群需求,健康体重管理门诊可提供运动计划、营养管理、药物、手术、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理干预等多元化、个性化减重方案,对符合指征的重度肥胖患者,经严格评估后可选择药物或代谢手术等。三是协助进行健康体重管理。健康体重管理门诊可以通过定期复诊、线上跟踪、社群互助等方式,帮助患者巩固减重成果。四是加强健康教育。通过举办“健康体重课堂”,普及“肥胖是慢性病”“快速减重有危害”等知识,从源头纠正“减肥药依赖”“过度节食”等误区。
下一步,省卫生健康委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扩大覆盖面,推动6月底前全省三级综合医院、儿童医院、中医医院健康体重管理门诊实现全覆盖,适时发布健康体重管理门诊地图。
原标题:全省已有803家医疗机构开设健康体重管理门诊 今年山东体重管理网络实现县域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