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基金“中考”业绩揭晓。今年上半年,业绩前十的普通股票型产品中有八只为医药主题基金,人形机器人赛道基金产品则淡出十强。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创新股票基金,同时覆盖A股和港股,截至2025年6月30日业绩增长32.25%,相比业绩比较基准的超额收益率为26.8%,同类排名前4%。

创新药行业的出色表现,源于其自身发展的强劲动力。近年来,我国创新药发展驶入快车道。2018 - 2024年,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数量显著上升,2024年获批数量达48种,是2018年的5倍以上。2025年初至5月底,共计53款新药在我国获批上市,其中30款为国产创新药,广泛覆盖多个治疗领域,还涉及部分罕见病用药。在研发管线方面,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国企业研发的活跃状态创新药数量累计已达3575个,位居全球首位,且正从跟随式创新向原发性创新迈进。
出海进程也显著提速。自2019年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在美国成功获批后,中国创新药企业全球化进程加快。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国企业在海外获批的原研创新药数量累计达18款。2024年License - out交易达到新高峰,总交易金额达519亿美元。今年5月以来,国内创新药BD交易再次爆发,如三生制药与辉瑞、石药集团与阿斯利康达成重大合作协议。
政策支持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7月1日,国家医保局等部门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构建全链条支持体系。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及国家药监局相关举措,进一步缩短创新药开发周期,激发企业创新热情。同时,医保支付向创新药倾斜,2024年医保药品目录新增91种药品,38种为“全球新”创新药,谈判成功率超90%。
中欧基金葛兰在最新定期报告中表示,政策环境总体延续“支持创新”与“强化合规”,国家医保局探索建立丙类药品目录,商业健康险规模扩大提供增量支付空间,前沿技术研发加速突破,国产创新药国际化能力显著提升。
在产业、业绩和政策三大因素共振下,中国创新药行业有望从跟跑到领跑,进入价值重估新周期。
编辑:侯宜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