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发布”消息显示,近日四川省西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检查中发现,某品牌旗下在西昌市内食品经营门店的从业人员健康证明系伪造,涉及22人,门店在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和《四川省食品小经营店(餐饮服务)备案证》过程中,提供了虚假的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报道图片显示,该品牌为“绝味鸭脖”。

△图片来源:“西昌发布”微信公众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
日前,西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就涉嫌从业人员未取得健康证明、提供虚假材料申请食品经营许可备案问题,对相关涉事单位、个人进行立案调查处理。同时,将对其办理假健康证中,涉嫌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等的相关违法犯罪行为,移交公安部门处理。
“我们在2月底对该品牌相关的门店进行日常检查时,发现门店里挂的健康证全部是从外地办来的。当时我们就觉得可能有问题,就对从业人员进行了简单询问。”西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当时,该门店从业人员称,他们没有到医疗机构进行过体检,健康证都是由门店负责人来处理的。
西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立即上报了这一情况,考虑到该品牌为连锁品牌,随后执法人员现场检查了该品牌旗下在西昌市的所有门店。在调查过程中,该品牌总店长魏某表示,为了图省事,通过不正当渠道,为各门店员工办理从业人员健康证明。
3月15日晚,在外卖平台上,绝味鸭脖在西昌市内的多家门店仍在正常营业。在某挂有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及三张从业人员健康证明的门店内,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自己才来两天,前天刚办理了健康证,目前证件还没有发下来,其他情况她并不清楚。
对于没有健康证是否可以上岗,以及其健康证是在哪儿办理的,这名工作人员表示:“我不知道呀,不要问我了,你们打电话问负责人。”
公开资料显示,2005年,绝味鸭脖创始人戴文军在长沙市开了第一家“绝味鸭脖”门店。2006 年,绝味鸭脖开始全国市场扩张,2017年成功上市并开拓海外市场。
不过,绝味鸭脖近期的业绩表现并不理想。2024年前三季度,绝味食品净利4.38亿元,同比增长12.53%,但营收为50.15亿元,同比减少10.95%,是上市以来同期营收首次两位数下滑,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产品销量的下降。与此同时,“增利不增收”的背离现象也表明,公司的盈利改善更多是依赖成本削减和利润率提升,而非销售增长的拉动。
与此同时,绝味鸭脖线下门店的扩张也愈显乏力。财报显示,2023年,绝味中国大陆地区门店总数为15950家,全年净增长仅874家,而到了2024年上半年,门店总数则为14969家,半年时间减少了近千家。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健康证明伪造事件并非绝味鸭脖第一次被卷入食品安全相关问题中。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绝味鸭脖的投诉超过1200条,内容大多涉及“吃出异物”“食后腹泻呕吐”“门店拒开发票”“店员服务态度差”等问题。
此外,也有消费者表示,绝味鸭脖的售价正在越来越贵。8块钱一个的鸭头、10块钱一根的鸭脖、46一斤的翅中、92一斤的鸭肠让不少网友直呼“爱不起了”。
“个别门店甚至没有价签,稍微拿一点就五十多块钱,会有被‘刺’的感觉,总之是吃得越来越少了。”消费者陈先生吐槽。
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卤味行业的盈利能力正在下降,由于门槛低、产业链庞大、竞争对手众多,导致整个卤味的行业集中度并不高。此次绝味被曝光,应当引起行业的深刻反思,从根本上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守护消费者 “舌尖上的安全”。(于佳鑫)
你觉得绝味鸭脖怎么样?评论区聊聊吧↓
中国商报综合自西昌发布、红星新闻、封面新闻、新闻晨报、大象新闻、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