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碳酸锂期货价格跌破7万元关口,赣锋锂业资金链引“十年老股民”担忧

国内锂盐价格,再次出现“季节性”回落。

截至4月22日午盘,反映今年5月价格预期的碳酸锂期货2507合约已经跌至6.83万元/吨,期货加权合约则是创出该品种上市以来的新低。

现货价格虽然相对更高,但是近两日也出现较大幅度下跌,其中电池碳酸锂今日市场均价也回落至7.04万元/吨。

作为衡量行业景气度高低的核心变量,锂价也是诸多股票投资者最为关注的焦点。

在近期召开的赣锋锂业(002460.SZ)业绩说明会上,一位自称投资公司长达10年的老股民便曾提问,“假如锂盐价格在未来2~3年仍然徘徊在低位,公司的资金链有无问题?”

上述资深投资者的担忧,显然不是无的放矢。

实际上,赣锋锂业虽然是当前A股锂盐产量最高的公司,但是公司成本却不具备比较优势。

以已经发布年报的6家可比公司为例,按照锂盐营业成本、销售量数据计算,赣锋锂业2024年锂盐成本达8.3万元/吨,是7家样本企业中生产最高的公司。

正是因此,公司也在加速开发其低成本盐湖项目,以实现自身成本曲线的尽快下降来降低自身经营风险。只是,上述降本路径属于产能的逆市扩张,公司在建工程、短期借款金额随之增加,整体负债率相应上升。

还有谁能赚钱?

从近几年历史走势上看,每年二季度国内锂价都难有突出表现。

这与该行业供需两端的季节性变化关系密切,其中供给端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国内盐湖产能逐步放量,而作为需求主力的新能源汽车则开始进入消费淡季。

今年大概率也是如此,至少现有供需两端的数据表现没有超预期的变化。

SMM追踪的产量数据显示,4月18日当周国内碳酸锂周度产量为1.74万吨,环比减少3.2%,但是周度产量依旧处于历史绝对高位,这使得当周继续处于小幅累库状态。

另据乘联会数据,4月1~13日,新能源汽车零售同比增长15%,但是环比下降达到17%。

“当前下游材料厂对于后续订单排产情况暂无良好预期,五一前备库意愿较弱,市场成交寥寥;虽上游锂盐厂挺价情绪仍在,但在碳酸锂供应持续过剩的基本面压制下,价格支撑力度明显不足。”建信期货近日指出。

上述供需两端的季节性变化、寡淡的市场交投现状,为近期锂盐期货、现货价格的再次回落提供了新的理由。

以价格连续性最好的碳酸锂期货加权合约为例,文华财经数据显示,4月22日最低跌至6.83万元/吨,4月以来跌幅达到8%左右,创该品种上市以来的新低。

现货市场虽然继续保持升水,但是当日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市场均价也已经跌至7.04万元/吨,同样创出2022年下跌周期以来的新低。

而以上价格又刚好处于一个相对敏感的位置,相当于外采部分原料、原料全面自给两类提锂企业的成本“分水岭”。

刚好近期已经有11家锂矿、锂盐行业上市公司披露年报,剔除锂盐提纯企业、投资型企业等样本公司后,具备可比性的公司共有盐湖股份等6家企业。

其中,盐湖股份、藏格矿业近两年虽然受到补缴税费影响,单位生产成本有所波动,但是依旧保持在3~4万元/吨,仍然是当前行业内经营安全边际最高的公司。

其次,是原料全面自给、“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永兴材料和天齐锂业,根据年报披露的分产品营业成本、锂盐销量估算,2024年这两家公司锂盐成本介于4.7万元~5.1万元/吨。

再次,是具备一定原料自给能力,但是仍然需要外部采购的盛新锂能和赣锋锂业,两家公司在2024年锂精矿价格大跌近74%的拉动下,2024年锂盐生产成本明显回落。

根据上述年报数据估算,2024年赣锋锂业单位生产成本为8.3万元/吨,较2024年同期下降60%,同期盛新锂能锂盐成本则由每吨12.97万元降至6.7万元。

降本效果突出,但是结合前述碳酸锂7万元/吨的市场均价来看还不够,即便是盛新锂能也难以抵挡锂盐的进一步下跌,赣锋锂业则可能已经处于成本倒挂状态当中。

“十年老股民”的担忧

“我是赣锋的长期投资者,持有它已经超过10年了……在发展过程中我提两个问题,第一是债务问题,已经超过50%。假如锂盐价格在未来2~3年仍然徘徊在低位,公司的资金链有无问题?”近期举行的业绩说明会,有投资者向赣锋锂业提问称。

公司的回应,在强调自身充足现金储备、较强融资能力的同时,还指出“公司业务布局广泛,不仅在锂盐业务上有深厚根基,在锂电池、废旧电池回收等产业链上下游均有布局,这些多元化业务在不同市场环境下能够相互补充,协同发展,进一步分散风险”。

实际上,还有一点是赣锋锂业并未提及的,即公司的锂盐产品成本存在继续下降的可能。

与此前锂价处于高位时相比,近两年赣锋锂业的矿端资源开发明显提速,以提升其原料自给率实现锂盐成本的下降,另一方面则在尽快释放其低成本的盐湖产能,从而对公司整体锂盐成本带来“稀释”效果。

其中,位于阿根廷的Mariana锂盐湖项目一期2万吨氯化锂生产线,已经于2025年2月正式投产,对此公司预计该项目将从2025年下半年逐步稳定供应氯化锂。

同在阿根廷的Cauchari-Olaroz项目,2024年四季度产量也已经达到8500吨LCE,今年随着产能爬坡的推进,预计产量也将有0.6万吨至1.1万吨左右的增量。

“今年公司的锂资源自给率估计可以做到50%~60%左右,随着马里Goulamina锂辉石项目产能提升后,公司的锂资源自给率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赣锋锂业此前表示。

类似降本路径,过去几年在中矿资源等同业公司身上已经得到反复验证,后续赣锋锂业的成本走势大概率也是继续下行。

不过,前述“十年老股民”对公司资金链的担忧,同样值得引起重视。

在以上矿端产能集中建设释放,以及公司打造“赣锋生态系统”、不断向产业链下游延伸的背景下,虽然2023年开始锂电行业景气度系统性下滑,但是赣锋锂业近几年却继续保持逆市扩张的节奏。

相关数据显示,上市公司在建工程由2022年的94.77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111.33亿元,2024年更是大幅增加至190.34亿元。

在建工程的增长对应着大量的资金投入,2024年赣锋锂业的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这导致公司当期流通负债增长114亿元至316.7亿元,截至2024年末52.8%的资产负债率也创出了公司2010年上市以来的历史新高。

另一方面,负债规模的增长也使得赣锋锂业资金成本明显增加,公司利息费用便从2022年的4亿元左右增加至2024年的近11亿元,这又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形成了一定拖累。

在上行周期,顺周期扩产的项目能够迅速产生收益,但是目前行业则处于盈利艰难的周期底部,新增扩产项目的预期收益能否如期兑现面临较大风险,这也就不难理解赣锋锂业的资金链会引发投资者的关注了。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