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一般绩效工资怎么算(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如何分配?)

我们都知道,在事业单位的工资构成中,除了基本工资(岗位和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就是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是拉开收入差距,体现业绩贡献的重要杠杆,也是调动职工积极性,发挥调控作用的有力方式。那么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到底怎样发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目前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是按照总量控制的。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所确定的不同类型,实行不同的绩效工资管理办法。事业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规范程序和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和办法,自主决定本单位绩效工资的分配。

那么什么是绩效总量?绩效总量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单位绩效工资发放的最高限制,根据核定标准,最高只能发放的量。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由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上年度12月份基本工资的额度和规范后的津贴补贴来确定。

打个比方,某单位有10名职工,当地年人均绩效标准为20000元,上年度12月在职职工基本工资为27000元,那么该单位当年的绩效总量=10*20000+27000=227000元。也就是说,这个单位当年所有人加在一起的绩效工资发放总量不能超过22.7万。

有了绩效总量,再看看绩效工资怎样发放?这里就不得不说绩效工资的构成了,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

基础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岗位职责和社会公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等因素,一般按月发放;

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量的实际贡献等因素,根据考核结果发放,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和办法。

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在绩效工资中具体所占比重如下:

公益一类一类单位,一般按照基础性绩效工资不低于70%,奖励性绩效30%的比例进行发放;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一般按照基础性绩效工资占50%标准发放,但绩效总量不能超过当地绩效标准的2倍。

例如某一类单位职工张三,月绩效标准为2000元,那么他的基础绩效为1400元,奖励性绩效为600元。张三的基础绩效是按月发放的,但奖励性绩效是要和其他职工的奖励性绩效放在一起综合考核才能发放的。

我们经常说,单位领导拿的钱比职工多,这里面主要就是在奖励性绩效中体现的。前面说了,基础性绩效是按月发放的,每个职工根据自己的岗位,发放固定的金额;但是奖励性绩效是要根据工作实绩和表现,进行考核发放的。

上面我们说了张三的月奖励性绩效是600元,那么一年就是7200元,假设这个单位10人的奖励性绩效标准都和张三是一样是为7200元,那么这个单位全年的奖励性绩效一共是72000元。

根据贡献大小和工作实绩,制定了相应的系数,假设校长系数为3;副校长为2.5,教导主任为2,班主任为1.8,普通教师为1.5;勤杂工为1;

那么奖励性绩效总量72000就要按照相应的比例进行分配,如果张三是校长,那么张三全年分到的奖励性绩效一定超过人均标准7200元;如果张三是普通教师或者勤杂工,那么张三的奖励性绩效一定低于7200.这就是为什么领导的绩效工资高,这个是按照实际贡献进行分配发放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