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隐藏在成都周边的古镇,越冷门,越好逛

▽▽▽

国庆假期已经近在眼前,根据成都出台的防疫政策,提倡国庆期间市民就地过节,减少跨地市出行。

但身为成都人真心觉得有福气,即便不离蓉,也能找到好玩有趣的地方。


“怀旧、徒步、寺院、艺术、慢生活”,若将这些关键词链接起来,我们可以在某些小镇得到真实体验,就在这个国庆假期。



01.元通古镇


文井江、味江、泊河江,三江交汇,成就了这座古镇一段繁荣的水陆码头历史,这就是元通古镇。

1600多年历史,面积不大,人口不多,却因曾经的贸易繁华被称为,“千年小成都,清明上河图。”

在古镇各个街头默默伫立的各省会馆,见证着昔日的辉煌,元通有一个别称“水镇”,因为三面环水的地理优势,这里自古以来便以水为躯,以水为魂,因水而生,因水而盛。

镇上的主要建筑都沿文井江拔地而起,上千户人家临河而居,家家的后院里都有石阶可以下到河边。

寻访元通古街巷,走走永利桥,坐坐茶馆,逛逛公馆,体验川西古镇的闲情逸致。


这里的美食绝对让人垂涎三尺,严三麦子的渣肉、高洪兴的鱼香肝片,邱大案的油花、齐大案的面条,张二师的活粉、肖稀饭的稀饭,周油茶的油茶、黄炮匠的板鸭、肖辉鸡肉,致华堂的白雪糕、胡广成的广成饭馆…

一边观江景,一边漫度时光的惬意,也是尽在绝味中。


02.新场古镇


成都以西的新场古镇,就是那处深闺人未知,今朝为人开的“宝藏地”。

无数的人来到这里,有的为了一口鲜美的血旺,有的为了避世的清闲,也有为了那份对旧时光的缅怀。

新场就这样带着两千年的风霜痕迹,成为了成都人心中“最后的川西坝子。”

疫情之下的新场没有一点声音,明明是白天,却跟已入夜一般的寂静。

都说去古镇游玩是因为喜欢小镇的安静,但那种安静是表现在只属于当地的烟火气,那种居民们的淳朴真实,和街市上的热闹氛围。

其实这里一直都没变,小镇上的人也一直都在过着原本的生活。

工作日的大街上只有几个游人,冷冷清清,但想要打麻将或下棋的时候,依然会叫上隔壁邻居一起出来切磋切磋。


03.街子古镇


凤栖山脚下,有座古老又清幽的小镇,市井中的成都人,把街子视为逍遥的“后花园”,它便是街子古镇。

悠然、富庶、自由,清朝时期,往来于镇上的人流渐多,街子逐渐聚市成场,聚场成镇。



不止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寻常百姓也开始在街子寻得闲情,因为背靠青城山的盛名。


街子古镇的名气也不小,游人把这里当成前往青城山的驿站。

但其实,这里本身的文化底蕴深厚,民俗民风独具特色,历史遗迹众多。


字库塔,收存和焚烧字纸的专用设施,古镇旁边的味江河,面对笔架山,上起御龙桥下至古码头,因依地势特征和人文典故,设置了川西农耕园、古乐园、陆游诗歌园,以及水木闲庭广场四大主题景观。

在这里寻找属于安宁的同时,还能感受来自先辈们的智慧与豪情。


04.海窝子古镇


出彭州过关口,沿湔江溯流而上,20公里处,蜿蜒的湔江九曲回环,而就在“臂腕”处,藏着一个神秘莫测的古镇。

很多人在古镇的公路边一骑绝尘去了龙门山、九峰山、白鹿小镇,独独忽略了这座海窝子。


依龙门山脉,居湔江河畔,绝佳的地理位置,是海窝子一大优势:夏季避暑,冬季看雪。

去过海窝子的游人,大多这样评价它:“比街子古镇美,比黄龙溪安静,比洛带古镇有特色,比平乐古镇更具韵味……,家家户户门口都种满了鲜花,颇有种小丽江的味道”。


来的人少,得了清净,少了世俗,没了商业气。世世代代的本地人,安逸于此,何乐不为呢。

这里拥有成都古镇中最长的一条古街。


长长弯弯的街道,民居鳞次栉比,每一个院门里面都有不同故事。商业气息不浓,当地居民可与游客进同样的饭馆,在同一家茶馆喝着一样的盖碗茶。


整条街道弥漫着平静、安逸、散漫的成都气息。

这里几乎家家户户的都养着着各式各样的花,不管窗前、渠边、院前、屋后。


居民们似乎已经把养花当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世代相传。鲜花铺满整条街道。可能这就是海窝子独特的调调。


老街走下去,映入眼帘的是:闲坐门口的老人、喝茶逗鸟的大爷、以及门口摆放已久依然卖不出去的特色美食。

漫步在古镇浓郁的生活气息早已淹没了商业的崛起…


05.五凤溪古镇


同样地处于成都范围的五凤溪古镇,却没有像黄龙溪与洛带的名气,大概于太过于低调。


要说五凤溪的地理环境,绝对不输于其他古镇,依山而建,一面比邻沱江、三面环绕着龙泉山脉。


因这其中有五座山峰形似五只凤凰,外加山峰之间有一常年不干涸的小溪,便被称作五凤溪!这就是传说名字的由来。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五凤溪,那便是“山水古镇”。


有人说,五凤溪就是“一半江山,一半城”。

在这里,水就是古镇的灵魂所在。

甚至可以说:没有沱江水运,就没有五凤溪古镇。


从汉唐时,这里已为沱江上游重要水码头。高峰时期每天有100多艘船只把川西的粮食、手工用品源源不断地运往重庆,又从重庆、宜宾、泸州运来食盐、水果和洋货,然后通过山路转运到50公里之外的成都。

在当时,就流行这样一句话“五凤溪一张帆,要装成都半城盐;五凤溪一摇桨,要装成都半城糖”。


后来时世数变,五凤溪就这样独偏安于山水间,安享宁静与闲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