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弃政下海”的民营企业家。传说,位于浙江乍浦里浦山东侧的富贵山,就是当年范蠡下海的地方,
范蠡(前536—前448年)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春秋末年越国上大夫,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他出身贫寒,但聪敏睿智、胸藏韬略。以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复国”,而名闻天下。
公元前494年(周敬王二十六年),吴王夫差为报杀父之仇,任命伍子胥为大将,倾全国精兵,准备攻打越国。就在吴国尚未发兵前,越王勾践不听范蠡坚守不出的劝告,先集中兵力,兴师伐吴。两军在夫椒(今苏州西南太湖中)决战,结果,因越国的士兵多数来是大山区,不会水战,四万多人都被活活淹死,杀得一败涂地,逃回会稽山中。吴军又乘胜追击,直捣越都会稽,将越王勾践所带领的三千残兵败将团团包围在会稽山上。迫使越王勾践向吴国乞降,忍辱为奴。
三年后,越王勾践获释归国,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推行“富国强民”政策,派大夫范蠡在浙江之海口(今杭州湾黄盘山一带),围海堰、造良田,开发渔盐,奖励耕种。又派大将诸嵇郢在东江流域(今平湖市独山以北一带)成立水师,训练水军达七年之久(今独山司城北麓,尚有“越国大将诸嵇郢墓”的遗址,俗称“将军墩”)。数年以后,越国已发展成为“民俱有三年之食”的富庶之地(1974年前后,笔者在原乍浦采石场龙尾山和陈山原油站工地,曾发现商周至战国时代的青铜器和印纹陶残件,现分别由上海市自然博物馆和平湖市博物馆收藏)。范蠡苦身戮力,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富国强兵,终于在公元前473年,一举打败吴军,灭掉吴国。越王勾践封范蠡为上将军。
范蠡以为人有盛衰,泰终必否(pi),且勾践为人长颈鸟喙(鹰爪鼻),可以共患难,难以同安乐,“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古今之事,如同一辙,若不知机引退,来日必遭杀身之祸。于是,便偕美女西施隐退,回到当年西施“学吴语,习容步”的檇李土城(后人称“范蠡坞”,在今海宁市海昌街道),取出埋在地窖中的珍宝珠玉,散财济贫。然后,按预定计划,驾着一只瓜皮小艇,双双离开檇李,从澉浦青龙江向东(隋唐后沦陷入海),来到了东海之口的乌龟山的海岬上(今乍浦外山里浦山钭拉索桥旁),换乘早就准备好的三帆大船,浮海北上。到了齐国,化名鸱夷子皮,足智多谋,理财有方,不久即治产千万,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经营致富的大商人。齐王识贤,聘为卿相。盛名之下,难于久居,于是便弃官散财,潜行至陶(今山东定陶),继续经营,再度致产千万,号陶朱公。
陶朱公经营有道,不唯利是图,善聚财理物,疏财仗义,扶弱济贫,乐善好施,于是人们便将范蠡奉为商人的祖师,吴越地区的财神。乍浦乌龟山也就被人们视为“下海从商”的发祥地。从此,“乌龟山” 被用谐音称“富贵山”,成了吉祥名称,成为年轻的企业家游览必到之地。这便是“弃政从商”称“下海”的由来。
注:当年,范蠡化名陶朱公后,曾偕西施泛舟五湖,遍游南北各地,故后来无锡有蠡湖、蠡园;宜兴丁山有陶都、蠡墅;嘉兴有陶朱公故里、范蠡湖,西施妆台……这些都是以后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