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社保多久不交可以仲裁

关于社保未缴纳而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不受仲裁时效限制:

一种观点认为,用人单位为员工缴纳社保是法定义务,不受仲裁时效的限制。

一年时效:

另一种观点认为,要求单位缴纳社保的诉求不属于劳动争议,只能通过向社保征缴部门或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解决。但如果劳动者因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保而申请劳动仲裁,则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仲裁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劳动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时效中断:

如果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申请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一旦劳动关系终止,劳动者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

2年时效:

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20条第1款,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2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查处。

综合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如果用人单位自始至终未给劳动者缴纳社保费,劳动者可以申请仲裁要求确认劳动关系并补缴社保。

劳动者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如果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

如果劳动关系终止,劳动者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

因此,建议劳动者在发现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保后尽快提出仲裁申请,以免因超过时效而丧失维权机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