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手续是指 在房屋交易过程中,用于确认房屋所有权归属以及相关权益的一系列法定文件和程序。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初始登记
开发商在房屋竣工后,向房地产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获取大产权。这是房屋产权的基础,只有完成初始登记,房屋才能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和转让。
产权转移登记
当房屋进行买卖、赠与、继承等产权变更行为时,需要办理产权转移登记。买卖双方或相关权利人应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如买卖合同、赠与合同、继承证明等,到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产权变更手续,将房屋的产权从原权利人转移到新权利人名下。
他项权利登记
如果房屋存在抵押等他项权利,需要办理他项权利登记。例如,在银行贷款购房时,银行会要求将房屋抵押给银行作为担保,此时就需要办理抵押登记,在房屋所有权证上注明抵押情况。
产权变更登记
除了产权转移登记外,在一些情况下还可能需要办理产权变更登记,如房屋面积变更、名称变更等。办理此类登记时,需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经房地产管理部门审核后进行变更登记。
登记申请
申请人向房屋所在地的登记机关提出书面申请,由登记机关对受理的申请进行权属审核,对可能有争议的申请采用布告、报纸等形式公开征询异议,确认批准后颁发房屋权属证书至房屋权利申请人。
提交申请材料
办理产权证需要提交一系列材料,包括申请表、房屋买卖合同、测绘图、房屋登记表、分户平面图、专项维修资金专用收据、契税完税或减免税凭证、购房人身份证明等。
总结来说,产权手续包括初始登记、产权转移登记、他项权利登记、产权变更登记等一系列程序,申请人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程序要求,提交完整的材料并经过审核,最终获得房屋权属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