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何不食肉糜”已经成为了人们反驳别人抬杠的最佳回复语。大意就是“你可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真能说风凉话”。此话意在抨击那些对事物没有全面认知,却十分轻率的说出解决办法的人。
那么,这句话的出处何在呢?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是弱智还会反讽?
“何不食肉糜”出自《晋书·惠帝纪》。
晋惠帝司马衷在位时期,有一年发生了很严重的饥荒,百姓们没有食物充饥,只有挖草根,吃树皮,许多百姓被活活饿死了。
饥荒的消息很快的传到了皇宫中。坐在皇位上的晋惠帝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大为震动和困惑。他十分善良的提出了解决的办法: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百姓肚子饿没米饭吃,为什么不去吃肉粥呢?)
这句话就这样从这位不食人间烟火的帝王口中说了出来。
当时这句话朝野了震惊。听到这句话,想必任何人心里第一反应就是:“这也是人能说出来的话?解决不了就说解决不了,饭都吃不上了,何谈吃肉?谁不知道肉香能吃?肉在哪呢?”。
那么?晋惠帝为何会说出这句话来呢?
他是在看百姓笑话,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不管不顾吗?还是说他智商有问题,是个昏君?
都不是。其实晋惠帝的出发点是好的,他也在疼惜百姓的前提下努力的为他们想办法,只是他没挨过饿,不懂得饭都吃不上到底是什么意思,以为只是没有粟米了,就换另一种食物代替,比如肉粥。
百姓听到了这个解释估计得杀人。
没办法,这就是晋惠帝唯一能想到的办法。
晋惠帝本身并不是昏庸无道的人,相反,他是一个非常善良的皇帝。
为什么这么说呢?晋惠帝在位时期曾发生了八王之乱。在叛乱的第四年里,司马衷率军讨伐司马颖却不幸战败,身中三箭。
而就是这样的时刻,司马衷想到的并不是自己,而是请求叛军放过挺身保护自己的侍中嵇绍。怎奈残忍的叛军并没有听取他的意见,嵇绍的血溅了司马衷一身。
事后,司马衷将染血的御衣珍藏了起来,对左右的人说:“此嵇侍中血,勿去(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
由此可见,晋惠帝虽然不是个有才能的皇帝,但他绝对是一个仁厚的君主。他不幸出生在帝王家,又缺乏对世事的全面认知,所以才说出了这句“善意”的“何不食肉糜”。
其实不只是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何不食肉糜”的荒唐皇帝,法国历史上也有一位权贵说过同样“善意”的话。
卢梭在《忏悔录》中写过这样一句话:我终于想起了一位崇高的公主说的挽救时局的办法:当她获知农民没面包时,她说“让他们吃布莉欧好了”。(布莉欧就是蛋糕的意思)
这位崇高的公主就是路易十五的来自波兰的王后玛丽·勒金斯卡。这其实是这位王后出于同情民众而说出了缺乏常识的话,是没有任何恶意的。
晋惠帝和玛丽·勒金斯卡他们代表的是一种阶级,一种主张和一种价值观,他们没有底层人的生活经历,所以仅能用自己有限的认知去解决办法,用外人看来变了质的善良去关心别人,却不知这种善良反而让人异常气愤。但是,仅仅因为这样的一句话来批判他们,对他们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庄子·外篇·秋水》中有一句话: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说的就是见识的局限导致了认知的各不相同。
天天在皇宫中歌舞升平的权贵,当然不能指望他们理解食不果腹、易子而食是怎样的一种的景象。所以善良的惠帝才会说出这样让人既惊讶又无奈的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