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启程去潘家口水库。
虽然天气预报北京有雨,但是没有耽误我们的行程。
潘家口水库,处于三县交界处。处于唐山迁西县与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和承德市兴隆县三县之间。潘家口水库是“引滦入津”的重要工程之一,主要干流滦河发源于内蒙古,汇经此处形成了潘家口水库。


早上从西城峪经过。村子里的房子比较有特点,古老和现代相结合,家家户户门前屋后种植着青菜。

经过大坝,到达简易码头。大坝上望去,早上雾蒙蒙的,看起来有点像山水桂林的感觉。


大坝下面的村庄,红墙绿树,房屋错落有致。



我们乘船到里面的农家院。这里快艇和摩托艇比较多,驰骋在水面上激起一层波浪,这股波浪散开来波及到我们的船,一阵浪花涌起,打湿了衣服。






小船行驶在水中,整个风景看起来雾蒙蒙的,美的有点不太真实。






和水面相接的山峰露出了层层的白色岩体,是下降的水位线。说是为了缓解下游的枯水,开闸放水了。也正好让我们一睹水下长城的面貌。






我们在当地农家院吃饭,据说老板娘当年是做导游的,介绍起来得心应手。潘家口水库库区原来分布着好多村庄,因为水库蓄水,这几个村庄全部沉入了水底。水深最深处达到了90米。整个库区兴隆占了四分之二的水域面积,其他差不多各二分之一吧。



由于水位上升,原来的喜峰口长城和潘家口长城,低洼处没入了水下,水位下降的时候有烽火台露出了水面,让我们一睹芳容。









中午在农家院吃的饭。这条鱼应该是当地水库的鱼。味道还不错。

我们这侧属于潘家口长城了。水浅的地方能隐约看见长城渐渐地消失,隐没在了水下。



山峰上的长城,下面做了修缮,第一座烽火台之后的那一座,上去的路已经是断壁残垣。只剩下山体本身的部分。烽火台历经几百年,虽然残缺,却也依然屹立在山峰之上。





站在长城上俯瞰水库,着实壮观。











七点半从北京出发,一路小雨,雨天温度低,提前准备了冲锋衣。虽然没下雨,但是船上的时候用到了。
一路小雨,到了密云有一阵雨比较大,还担心今天是不是会被雨淋。果然十里不同天,兴隆这边没有任何降雨,路面都是干的。这边的温度相对于北京还是低的。过了兴隆县城,马路右侧是一片片开着白色小花的果园。沿途的景色还是不错的。唯一遗憾的是从北京过去有点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