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本身并不能直接知道是否被扫描,因为二维码只是一个包含信息的字符串,通常是一个URL链接。要检测二维码是否被扫描,通常需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服务器端记录
URL连接:二维码可以指向一个URL,当用户扫描二维码时,会打开这个URL。通过在服务器端记录访问这个URL的请求,可以判断二维码是否被扫描。
短链接:在二维码信息中创建一个短链接,当有人扫描这个二维码时,会加载这个短链接,从而可以记录二维码被扫描的行为。
客户端记录
微信账单:例如,在微信中,用户可以查看自己的二维码收付款记录,这可以作为二维码被扫描的一个间接证据。
WebSocket连接或HTTP轮循机制
PC端检测:在生成并显示二维码的页面(如PC端微信的登录页)添加一个WebSocket连接或HTTP轮循机制。当二维码被扫描并打开所指向的页面后,页面可以发送一个请求给后端服务,后端服务再发送一条消息给PC端的WebSocket服务,并带上扫码人的基本信息,从而实现对二维码扫描的检测。
建议
服务器端记录是最常用的方法,适用于需要统计扫描次数的场景。
客户端记录适用于用户需要了解自己二维码被扫描情况的场景,例如微信中的账单查看。
WebSocket连接或HTTP轮循机制适用于需要实时检测和记录二维码扫描行为的场景,特别是在PC端。
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